財金書城 book shop

目前位置: 首頁 >  財金書城

經濟指標教你加減碼:景氣榮枯都獲利的聰明投資術

Profiting in Bull or Bear Markets

※購書免運門檻,大宗購物流程,詳見"常見問題-財金書城相關"。

加購商品:

字體大小 A+ A A-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通膨循環何時結束?央行貨幣政策如何解讀?

如何利用景氣訊號,找出最適當的加減碼機會?

掌握後QE時代經濟脈動

2023年投資人資產布局的最佳參考指南 

 

獵豹財務長 郭恭克、探金實戰系列作者 齊克用、財經旅遊小說家 黃國華──專業推薦

 

在金融和商業週期的多空交替循環下,推動了股票、債券、商品、貨幣和其他資產的價格波動,這個過程創造了定期、可預見的投資機會,只要投資人善於控制風險,就有機會提高自身的投資回報。但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能夠正確解讀各類重要的經濟數據,以掌握我們現在所處的經濟循環位階。

 

為了協助散戶及專業投資人辨識牛市和熊市指標,擁有二十年資歷的知名財經週刊主編喬治‧達格尼諾博士,寫下了《經濟指標教你加減碼》這本全方位的財經指標參考書籍,目的就是想提供投資人一套邏輯性的架構,來探討經濟與金融變數之間的關聯,以便在投資實務上獲得明確的脈絡及方向。

 

重點內容包括:

  • 解讀非農就業人口、消費者物價指數等關鍵經濟數據
  • 教導讀者面對四個景氣階段該如何布局
  • 挑選適合當前投資環境的股票、債券和商品類型
  • 剖析聯準會策略,了解它們如何訂定貨幣政策
  • 判讀通膨循環,找出應對空頭警訊下的投資模式 
  • 結合經濟面與技術面,找出適當的加減碼時機

作者簡介 authors Introduction

George Dagnino 【喬治.達格尼諾】

現任:

達格尼諾博士是Peter Dag Strategic Money Management公司的董事長,同時也在肯特州立大學擔任講師,並是Baldwin-Wallance學院的前任教授。他曾任固特異輪胎及橡膠公司(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的首席經濟學家及風險管理經理。

 

曾受邀到150個以上的機構或大學,演講有關商業及金融循環對投資及商業策略的影響。他還定期接受報紙及雜誌的訪問,如《巴倫雜誌》(Barron’s)、《投資人商業日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以及新聞機構如路透社等,並經常接受金融性電視網路如CNBC及CNN的訪問。

推薦序 Recommended preface

借力使力才能從中牟利——郭恭克 獵豹財務長
這本書是我離開學校進入金融市場超過二十年後,把講究嚴謹思考邏輯的經濟學理,經由過去幾十年市場實際發生的現象,來說明如何經由對經濟趨勢的觀察與研判,幫助投資者擬定理性的投資策略與妥適的資產配置之思考與方法,最透徹又實用,且深入投資市場實務的經典書籍。

 

本書無論對股票投資人,或是債券型金融商品投資者而言, 都是一本絕佳的參考書籍。筆者更建議專業的金融資產管理者, 為精進自我的專業思考能力,更應擺在案頭、反覆閱讀,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中,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正確的投資思考邏輯之重要性。

 

從盤古到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朝代,無論種族人數多寡, 也不管文明興衰,自有人類歷史紀錄以來,人類因對本身生死由來、去處無從確知,心中疑惑終身難解,於是乎,便有各種宗教 神祇之產生。透過對宗教神祇或祖靈之祭祀膜拜行為,人類求取心靈的平靜或撫慰遭遇各種挫折的無力感;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敬天法祖、祭祀儀式,以祈求上天憐憫、天下太平、四時有序, 風調雨順。

 

人類自古即知,天地運行、四季榮枯,自有其日月興衰、先 後時序。任何的民族均知,有催生大地綠意盎然的溫暖春陽,必 有摧殘拉枯的酷雪與寒冬;是故,他們只祈求四時有序、大地運轉如常,卻從不要求祖靈或上天讓日月不垂、嚴冬不至、大地常春。

 

經濟社會運作造成的總體經濟景氣榮枯或產業興衰循環,正如大地四時天候之呈現。投資者無可避免必須面對市場之變化, 有激情澎湃的多頭上升行情,必有遍地悲歌的下跌殺戮戰場。吾等只能在四時轉換交接時刻將至之時,提早因應、順勢而為,方能規避災禍,甚至借力使力從中牟利。

 

本書詳述造成經濟景氣循環之成因,以及在各個經濟景氣循環階段,市場會產生何種經濟現象,不同的金融商品或資產價格會產生如何變化。每種成因與結果之間,都存在自然但卻十分嚴謹的邏輯鎖鍊。透過閱讀本書,讀者可將艱澀難懂的經濟學理與分析程序,以環環相扣的自然思考邏輯,得到全面性的觀念釐清。

 

用心閱讀完本書後,讀者將發現金融投資與資產配置,其實是可以化繁為簡的。只要明瞭構成經濟景氣波動的成因及結果, 讀者在擬定投資決策上將更為踏實與篤定。我們將願意虛心面對市場的短期波動,並以更有毅力的耐心去等待投資耕耘的開花與結果。

 

由本書四種景氣循環期說明,讀者很容易發現,股價最低點往往出現在經濟景氣衰退期末段,也就是企業各項營運成本最低點時,企業獲利即將從谷底回升;股價高點則出現在經濟景氣加速成長期,也就是各項營運成本最高點時,企業獲利即將從高峰下滑。相對地,債券市場利率低點則出現在景氣復甦期,此時市場仍充斥悲觀氣氛,但債券市場漲勢卻已悄悄劃下休止符;債券市場利率高點則出現在景氣擴張趨緩期,此時物價仍續創高點, 一般投資人仍對股市多頭行情依依不捨,但隨物價從高點反轉向下,債券市場多頭行情就此展開。

 

對股票投資者而言,市場最佳長線買點往往在景氣衰退末期,也就是股票市場氣氛最悲觀時;最佳長線賣點則往往出現在景氣加速成長期,也就是市場氣氛最樂觀時。印證了股票市場一句名言:「賤取如珠玉,貴出如糞土。」更像黃石公園裡,四季分明、盛極而衰、冬盡春來的自然法則。

 

我願意以平常且喜樂之心面對金融投資市場的各種長、短期波動,並妥適因應從中得到應有的超額報酬;也願意以最大誠心推薦本書給所有讀者,分享筆者經由閱讀本書後的喜悅。

 

透析經濟大環境到實際賺錢的道理——齊克用 探金實戰系列作者
想投資成功,要先找到領先指標,同時要懂得如何使用。想投資成功,要先了解經濟大環境,並懂得如何運用於實際投資操作。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很多人在實務上卻不知道如何運用。本書綜合所有的經濟要素,告訴讀者如何觀察經濟指標,進而掌握經濟大環境,並透過風險管理及投資策略,達到成功投資的目標。

 

經濟大環境和景氣循環週期息息相關,透過領先、同時和落後指標,可以追蹤到商業循環中各階段的發展。有人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櫥窗,而股市的表現正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經濟領先指標。股價下挫,伴隨而來的是景氣轉弱;股市牛氣沖天,隨之而來的是經濟繁榮。若能掌握經濟指標所帶來的訊息,追蹤到商業循環的各階段,就可以依據各階段不同的商業活動擬定成功的投資策略。

 

除了強調經濟指標的重要性,作者在書中還強烈提出「交易時機」的概念。一般人認為,長期投資股票是非常可行的策略, 因為股市長期呈現上漲趨勢,且平均每年約有 10%的報酬,因此建議投資人長期持有股票,不應嘗試預測或猜測短期的轉折。 然而,這種建議是不切實際的思考邏輯,因為股市有大小循環週 期,若市場進行在超大循環週期,而投資人進場的時機不對,長期投資將變得無效率且無意義。作者在書中以 32 年長期投資卻蒙受損失為例,投資標準普爾 500 指數在 14 年後無獲利,但在不同的 17 年裡獲利了 20%。這說明了長期投資期間必須跨過生命週期才有意義。本書的精髓正是告訴讀者,如何從總經循環週期中掌握適當的交易時機。

 

本書一開始提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從風險管理的角度說明,買進持有及向下攤平策略的迷思。然後介紹一些觀察經濟大 環境的指標,說明經濟指標間的關係,以及指標的綜合運用,並 藉由股票市場與經濟循環的關係、股票投資組合風險管理,達到 成功投資的目的。本書除了介紹經濟指標的運用、通膨和央行對 投資的影響,並加入技術分析、投資組合、風險管理、資金管理 等重要議題,使得本書成為一本將理論運用到實務面,值得一看再看的好書。

 

個人長期在金融市場從事全方位的投資交易,舉凡股票、債券、基金、衍生性金融商品等,從實務經驗的累積得知,想要投 資成功,必先透析經濟大環境。個人深知投資致勝的要件在於能掌握經濟大環境,故目前在訓練操盤手的課程中,總是將總經數據與經濟大環境列為最重要的課題。本書詳細探討經濟指標、金融政策、債市、股市與經濟循環的關係,並實際運用於投資市場。 從投資獲利的角度來看,這本《經濟指標教你加減碼》是一本必備與必讀的實用好書。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推薦序 借力使力才能從中牟利

推薦序 透析經濟大環境到實際賺錢的道理

作者序 以經濟指標關聯為基礎的獲利模式

 

導讀

  1. 風險管理,可以趨吉避凶
  2. 6類指標,看經濟6張面貌
  3. 每類指標,各是一種循環
  4. 指標綜合指數,講出景氣起伏
  5. 景氣四階段,布局各不同
  6. 經濟體是冷是熱,要看利率
  7. 貨幣是鬆是緊,得看央行
  8. 經濟有種癌症,叫做「通膨」
  9. 經濟循環中,債券怎麼變
  10. 景氣波動裡,股市怎麼走
  11. 技術分析,把握進退時機
  12. 投資組合,分攤風險高低
  13. 順循環經營,股東更豐收
  14. 連結各指標,找到投資路
  15. 做足6功課,榮枯都獲利

達人推薦 Recommendation

讀者評論 Reader Comments 我要評論

精彩試閱 Wonderful Preview
字體大小 A+ A A-

導讀

本書並不是要提供投資人迅速致富的方法,或是把資金拿去冒然投資,而是提供投資人關於管理資金的知識。所有人都希望為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做一個有保障又具安全性的規劃,本書將幫助各位達成這個目標,無論是在多頭市場或空頭市場。各位將可以從本書學到,如何在這場競賽中提升致勝機率,並降低不可抗力的風險。

 

作者擁有二十年以上的投資理財經驗,橫跨幾千到四十億美元以上的利率及貨幣衍生性產品,同時自1977 年起主編廣受推崇的《The Peter Dag Portfolio Strategy and Management》投資評論雙週刊。作者擁有很多成功的經驗,當然也曾失敗過。然而,他不斷從成功及失敗經驗中記取教訓。資金管理的成功與否,關乎是否能有效控制投資組合報酬的波動性。想要達成金融管理目標,投資人必須依循競賽規則,以期投資表現變得可預測。一旦充分了解可供採用的各種方法,以及可能產生的代價,便可以決定最佳行動方案與執行順序──簡單地說,就是擬定策略。當然,這是非常艱鉅的任務,得經過十分嚴謹的訓練。

 

商業及金融策略最主要的目的,是要維持一定水準的財務表現;了解如何建立策略,則是成功的要件。本書將與你分享作者學到的經驗、依循的方法,以及在獲取穩定投資報酬的同時,還可以降低波動性的基本功課。他的成功經驗曾廣獲媒體報導,如美國散戶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富士比》雜誌(Fordes)、《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等,這些資訊都由赫伯特機構(Hulbert organization)提供。

 

閱讀本書時,你可以學到應該使用何種方法,來提升投資報酬的可預測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作者將經濟及金融波動性的概念具體化。投資人除了必須配合不同的時機來投資,也必須了解,這些既存的經濟要素對於研擬投資策略,確實具有關鍵影響力。在高通貨膨脹時期,購買房地產、黃金及原物料商品是較有道理的;但在低通貨膨脹時期,前述產品並不具有高獲利性。認清當前面對的經濟及金融情勢、通貨膨脹壓力,並評估該趨勢是否將繼續下去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這些,必須先了解經濟及金融循環如何對多數資產,如股票、債券、原物料商品、貨幣、房地產及貴金屬等價格造成影響。

 

採用本書的藍圖,投資人將能獲得更具可預測性的報酬,並將潛在虧損降至最低。接下來的內容會協助你分辨風險來源、這些風險將在循環中的哪一階段出現,以及對投資組合的衝擊是什麼。既然所有經濟及金融循環中的各個要素遲早會發生,為何不從中獲利?

 

為了整合研擬投資策略所需的要件,投資人得先了解投資領域中各種循環。投資人必須認識經濟循環、固定收益之有價證券或債券,以及股票市場;他們也必須了解,一國的中央銀行如何運作,商品市場的價格趨勢怎麼形成的,以及影響貨幣走勢的因素等。經濟及金融循環的趨勢,是主導前述各個市場的一致動力。

 

本書就像一幅鑲嵌畫,先處理市場中各個不同的情境,再將之組合起來,投資人將可以把書中內容運用在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本書共分為十五章。

 

第一章討論投資風險,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指出策略的必要性,以及研擬投資策略的正式過程。我們會提到有關預測、風險、競賽理論──從一個成功的拱豬玩家如何致勝,來啟發投資人的思考模式,以及遇到風險情境改變時,應採取何種因應策略等。我們也將討論向下攤平與買進持有等策略,驗證這些策略並非如投資人想的那麼具有獲利性。

 

在第二章,我們將研究在經濟成長的各階段中,造成經濟迅速成長、走緩、疲弱、復甦的原因,以及各階段金融市場的表現又是如何。我們將分析重要的經濟指標及來源,並討論如何解讀這些指標。

 

第三章會告訴讀者,這些經濟指標及數據間的關聯。如果銷售量快速成長,消費者必定深具信心,這極可能是高就業成長率帶動的──高就業成長率代表當時經濟情況欣欣向榮。在這一章,我們會把這些連動關係全部串連在一起,並解釋如何將其運用在制定策略上。

 

第四章介紹領先、同時及落後指標的觀念。這些指標有助簡化各循環要素,使人更易於了解當時的經濟情況。

 

第五章談到商業循環及成長潛能的概念。在商業循環的不同階段,金融市場會衍生哪些問題?事實上,問題及機會是同時產生的,不同的經濟循環會衍生不同的問題與機會。第五章將幫助投資人判斷,經濟成長對整體市場的影響。

 

第六章介紹各種經濟時機,以及當時經濟體系中發生的事。例如,為何在1982 年以後,通貨膨脹率得以維持低檔;但在1970 年代,卻總是居高不下?為何1950 年代及1960 年代看起來與1980 年代及1990 年代非常相似?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於制定及執行投資策略而言,非常具有參考性。了解經濟情勢為何會從50、60 年代轉變成70 年代,再從70 年代轉變成80、90 年代的情況,可以幫助投資人進一步認識經濟與金融環境中的變動因子。這一章提出精確的數據及指導原則供投資人追蹤,以達成財務目標。

 

本書很重要的主角之一是,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聯準會的政策,對商業及金融循環有非常重大的影響。短期利率及貨幣供給額對投資股票或債券風險的變化,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第七章討論中央銀行為何要依據商業活動的變化,來影響短期利率的趨勢。而通貨膨脹趨勢會對債券、股票價格,以及有形資產報酬造成何種影響。

 

不同於一般人所想的,作者認為聯準會並不控制利率,而是管理利率,使之得以規律地上升或下降──事實上,是市場本身會影響利率。聯準會能控制的是金融體系中的資金成長率,這個觀點不斷在本書中重複探究。我們將討論資金成長率的變化,會如何影響金融循環、經濟體系及其他市場活動。這些相關知識會增強你管理投資風險的能力,並協助你發展成功的投資策略。

 

第八章研究通貨膨脹的形成過程,以及通貨膨脹對經濟、金融循環及貨幣的影響。之所以要討論貨幣的影響,是因為以美國企業或個人為例,美元相對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及趨勢,是投資海外市場成功與否的要件之一。

 

第九章討論在不同商業及金融循環中的債券表現。研究債券有二個重要原因:第一,債券在金融循環的某些時點是絕佳投資標的;第二,如同短期利率,債券市場對股票市場具有影響力。

這一章告訴投資人,有哪些指標可以用來判斷當時投資債券的風險高低。

 

從第十章開始,我們將集中討論股票市場。我們會介紹股市趨勢,以及它在金融循環中扮演的角色,同時驗證商業循環如何影響股市走勢。這一章提供了許多指標供投資人評估風險,並用以預測金融機會。這有助我們決定各種資產的資金配置,並導入動態資產組合的觀念。

 

本書的主要觀點是,股票市場是經濟及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當經濟由緩慢成長轉變為強勁成長,再由強勁成長轉弱,當中釋放的能量會影響金融市場活動,股市也無法對這些力量免疫。然而有一個學派認為,市場會自己揭露資訊給投資人,因此若謹慎地分析這些資訊,對於在股市中尋找獲利機會將很有幫助。技術分析便是集中在這些要素,第十一章會簡單介紹一些最廣為人知的技術指標。

 

第十二章介紹投資組合管理,內容提及建立股票投資組合的指導原則,以及採用什麼策略來控管股票投資的風險。投資人可以學到如何管理波動性、如何選股,決定什麼股票該買,什麼該賣。

 

依據經驗看來,釐清商業及金融循環對企業的影響,對於改善股東價值及管理決策的制訂等議題,有非常理想的強化效果。第十三章將探究,為何投資人的決策制定過程,與企業高階主管的策略制定過程那麼相像。我們也將看看,為何許多公司都面臨「投資組合管理」及「風險管理」的挑戰。這一章會分析並建議改善方法,以及如何採用本書發展出來的工具來強化股東價值。

 

投資人如何採用本書討論的資訊來發展最佳策略?我們在第十四章會把所有資訊整合在一起。我們會把前幾章的內容,簡約成一個基本邏輯。這一章將教導投資人如何組織這些資訊,並據以發展成策略。從這當中,投資人在運用動態投資及了解運作方式等方面,都會有重大進步。

 

第十五章則是整合書內提及的各種要素,發展出一個簡單的方法,並提供一套指導原則,以利投資人運用在投資過程中。這一章是以問答的方式寫成的,希望能引領投資人按部就班完成書中討論的內容。本章是投資人實踐所學的起跑點。這一章採用的方法是要詳述投資人在執行投資流程時,所應使用的圖表。這些圖表與書內採用的都一樣。以作者的經驗來看,透過這些圖表,投資人得以更有效率地預測金融市場,據以發展投資策略。此外,這些圖表必須不斷更新,以發展更新、更好的模式,來推演金融市場及商業循環間的關係。這是一個永不休止的過程,經濟、金融及市場循環的關係,可以利用人工智慧領域中的技術,即所謂的模式認知來加強。

 

1 .風險管理,可以趨吉避凶

制訂商業及金融策略的主要目標,是為了維持獲利表現。其中最大挑戰是如何將獲利的波動性降至最低,並同時維持穩定的獲利表現。想維持穩定的獲利表現,必須有能力預測競爭者及金融市場中的變化,以及如何在商業及金融條件改變時,在風險及報酬間取得平衡。讀者一定很想知道,如何做到上述幾點?究竟主導商業及金融策略的主要變數是什麼?是否有一個通用的模式可遵循?而自己的研判能力是否夠強?

 

誰也說不準,自己的事業或投資組合會產生什麼變化,你永遠也找不到一個簡易可供遵循的公式。如果找得到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並因此致富。然而即使成功並非絕對的,確實有一些特定的指導原則,在經過長時間的驗證後,被證明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有種方法經常被沿用在研擬商業及金融策略的制訂上,就是將研擬過程當成一場競賽。每位參賽者都嘗試與另一名參賽者或市場競爭,費心思考致勝之道,而在這一連串的過程中,策略的雛形便逐漸產生。這個競賽理論在1940 年代曾協助軍隊用來規劃,並成功執行了許多策略。戰爭透露出在取得最佳報酬過程中的一個問題──即使不知道對方將採取什麼策略,務必以最低成本打倒同樣想要獲勝的敵人。對企業決策者或策略分析師來說,類似的過程非常重要:先洞察對手的優缺點、所處的市場地位或情境,然後根據這些因素推敲敵人的下一步,最後發展出一套讓我方致勝的策略。

 

市場走勢難預測

一旦推演出所有可行方案,以及對手可能的回應後,我方便可以決定各個環節的推動順序,逐一實踐以期獲得勝利。在我方開始動作之後,對手的所有反應會讓我們再回到沙盤推演階段,以建立新的因應策略,如此週而復始地進行。制訂商業及金融策略也會面臨同樣問題,它們的共通點如下:(1)沒有人可以精確預估對手(也就是市場),下一步將採取什麼行動。(2)致勝機率及報酬的高低,只能臆測而無法預知。(3)策略分析師根據要求的報酬多寡、預估的風險,以及個人可承受的風險程度來進行這場競賽。

 

本書的內容可視為一套遊戲規則,其他參賽者可能對這些規則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極可能以不同的策略來參與競賽。然而不變的真理是,當參賽者對遊戲規則認識愈深,便愈容易獲勝。

 

強調風險的原因在於,所有的預測值都不是絕對可信的。事實上,股票市場、利率走勢或經濟情勢發展,通常不會和人們的預估全然符合。如果預測是可靠且必然會發生的,那就不需要任何策略了,因為最好的策略就是把財產都投注其上。既然我們無法確知預測是否準確,為了避免全盤皆輸,就必須思考應該採取什麼策略。

 

預測不可能完全準確,因為它是經由不同步驟所推演出來的。而在每一個步驟中,你都會發現新的不確定因素。預測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即是預測者所做的假設。這些假設通常建立在預測者的理念,以及他曾經在相似情境下學習到的經驗。例如,預測者可能根據政府發表的一些政策,如稅率、實質利率水準等,來推論未來通貨膨脹壓力可能不會大幅升高。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假設,因為如果一個經濟體系的通貨膨脹率穩定,通常就不會產生太多金融變數,經濟景氣亦將維持穩定,就業情況可能會非常良好,後文將有更詳盡的介紹。而穩定或低通貨膨脹的假設,則可以推演出利率將不會走高、股票市場可能維持上揚的結論。由此可見,在預測的過程中,運用的假設是關鍵性相當高的一個步驟。

 

預測的第二個步驟是,深入了解過去經濟體系中,不同變數間曾經產生的關聯。舉例來說,當短期利率走高,股市的表現通常不佳,振盪幅度大,僅有少部分股票能夠繼續上漲。預測者通常會依據自己過去的經驗來進行預測,因此透過這個步驟,可以幫助投資人了解各經濟變數間的相關性。

 

第三個步驟則是要了解目前的環境。例如,預測者通常可以分辨目前利率是下降或維持平穩,並對於經濟景氣可能走緩的徵兆保持警覺。有時投資人會發現,並非每個經濟學家對於經濟現況都抱持相同看法,例如貨幣供給額是否成長過快、耐久財訂單成長率是太強或太弱等,更遑論是對於未來的預測了。由此可知,要經由目前情勢來推演出一個準確的預測值,是非常不容易的。

 

到了第四階段,預測者會將上述三個步驟加以整合。這個結果將提供一個方向,確認未來將發生哪些變化。然而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必須體認到各個步驟中,都存有不確定因子。因此在每一個階段,都可能會產生錯誤──這就是風險,也就是說預測可能會失真。正因如此,投資人必須設法保護資產,免於因錯誤的預測而蒙受損失。所以說,深入了解預測過程中的各個組成因子,是非常重要的事。我們必須確實了解的事包括:在預測過程中,曾經做了哪些假設、經濟體系中各變數的相關性如何、目前的整體情勢,以及推演過程是否合理。

 

一般而言,預測過程進行得愈順利,結果也會更加準確。然而,不論多麼小心謹慎,各位絕不能忽略一點:不確定因子永遠存在。而降低不確定性的最佳方法,便是不斷檢討預測過程及結果。每當政府部門、央行或市場發布一項新訊息,預測者都必須列入評估,並重新檢討可能產生的變化。如此重複的檢討過程,可以使各位進一步了解目前的實際情況,降低整體風險。

書籍基本資料

加購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