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瓦格期貨攻略套書

史瓦格期貨基本分析(上)(下)、史瓦格期貨技術分析(上)(下)

精彩試閱

《史瓦格期貨基本分析(上)》

 

第一章

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之間的爭議

 

非常奇怪地,那些窮困潦倒的技術分析家總是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方法。如果失敗能夠帶來任何教訓的話,那可能是更加的熱衷與執著。如果你不顧社交禮儀而問他為什麼破產,他可能會老實回答 ,一切都是因為誤信圖形的人性弱點。在一次餐宴中,我就如此問一位技術分析的朋友,他的回答我差點嗆死。從此以後,我有一個原則,絕對不與技術分析者共餐,因為這有礙消化。~Burton G. Malkiel

 

有一天晚上,我與一位基本分析者共餐,不小心把一把尖銳的餐刀弄掉了。他看著尖刀在空中翻滾,然後刺穿他的鞋子。「你為什麼不躲開?」我不可置信的問道。「我正等著它向上反彈,」他回答。~Ed Seykota(一位著名的技術分析者)

 

基本分析是採用涇濟資料(包括生產、消費、可支配所得…等)預測價格,技術分析幾乎僅研究價格本身的型態。那一種方法比較理想?這個問題就是引起爭議的主題。非常有趣的,不論是初學的生手或老練的專家,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似乎都相當堅持。在我的兩本訪談論集中,某些頂尖的交易者都顯現極端分岐的立場。

 

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1970年代,「量子基金」(Quantum Fund)在吉姆•羅傑斯與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共同管理之下,成為當代最傑出的共同基金。由於不願意承擔基金管理上的重大責任,羅傑斯於1980年離開「量子基金」而專門從事自己的投資 ― 結果顯然非常成功。(在索羅斯的領導之下,「量子基金」隨後幾年的表現仍然極為亮麗。)這些年來,羅傑斯對於市場的預測相當精確。舉例來說,在1988年的一次專訪中,他正確預測日本股票市場的崩跌與黃金行情的長年下跌走勢。任何的市場玩家顯然都不應該忽略吉姆•羅傑斯的看法。

 

當時,我就圖形分析(傳統的技術分析方法之一)請教羅傑斯的看法,他回答:「我從來沒有遇到一位富有的技術分析者;當然,這不包括那些銷售技術分析服務而大賺錢的人們。」這種尖銳的嘲諷口吻足以凸顯羅傑斯對於技術分析的態度。

 

馬提•史瓦茲(Marty Schwartz)的看法則代表另一個極端的見解,他是股價指數期貨的個人交易者。當我訪問他的時候,史瓦茲正準備開始代客操作的業務,手頭上正好有一份送審的個人績效紀錄,他允許我瀏覽其中的內容。在此之前的10年期間內,他的平均報酬率是25% ― 每個月!另外,在整體120個月的期間內,僅有兩個月發生虧損,分別為2%與3%。顯然地,史瓦茲的看法也不容忽視。

 

訪問中,我問史瓦茲是否完全放棄基本分析而成為純粹的技術分析者(史瓦茲曾經擔任股票分析師的工作)。雖然我沒有提及羅傑斯的評論,但他的回答幾乎是針對著吉姆•羅傑斯而發。「毫無疑問。當人們說道,「我從來沒有遇到一位富有的技術分析者,」我就覺得非常可笑。這是一種傲慢而無知態度。我在基本分析的領域內打滾九年而僅能夠勉強討生活,但技術分析讓我致富。」

 

情況就是如此。兩位都是最頂尖的市場玩家,他們對於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看法卻南轅北轍。你究竟應該相信誰呢?

 

就我個人的見解來說,羅傑斯與史瓦茲的觀點都代表部分的真理。不論是純粹的基本分析者或純粹的技術分析者,或是兩者的綜合都可能成功。這兩種方法顯然不會相互排斥。事實上,不少最頂尖的交易者是採用基本分析判斷行情的方向,然後利用技術分析評估進場與出場的時間。

 

我發現成功的交易者都具備一種共同的特徵,他們引用最適合自己個性的方法。某些交易者偏愛長期的時間架構,有些則偏愛當日沖銷;某些交易者非常能夠接受自動化電腦程式所提供的訊號,有些則認為機械性方法是一場夢魘;某些交易者喜愛融入交易所營業大廳的瘋狂氣氛中,有些則需要絕對安靜的思考場所;某些交易者覺得基本分析最有道理,有些則自然傾向於技術分析,還有一些是折衷而各取所長。

 

所以,「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孰優孰劣?」這個問題並沒有正確的答案。理由很簡單,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心態。

 

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被接受的程度顯得起伏不定。1970年代,當我剛進入市場分析的領域時,基本分析被視為是紮實的方法,技術分析多少有些旁門左道的意味。

 

可是,在1970年代的商品大多頭行情中,前述的狀況有了變化,明確的價格走勢顯然有利於技術分析者所採用的順勢交易方法。這段期間內,即使是最單純的順勢策略也有理想的表現,精密的基本分析卻經常產生錯誤的結論。處在這種環境背景下,技術分析的氣勢迅速成長,基本分析的陣營則趨於沒落。這種趨勢繼續延伸到1980年代;於是,技術分析成為主流的方法,基本分析則成為冷門的領域。1980年代末期,期貨業內的基金經理人(商品交易顧問[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幾乎都僅採用技術分析,或至少有一大部分的交易決策是源自於技術分析。所以,在1970年代初期,極少市場玩家會考慮技術分析;在1980年代末期,基本分析也陷入相同的處境。

 

目前,整體市場的行為變得不可捉摸,很少趨勢能夠持續延伸,假突破的情況愈來愈常見(換言之,價格一度突破先前的交易區間,但隨後又折返)。過去表現傑出的順勢交易方法都顯退步,至少會呈現週期性的嚴重虧損。就目前來說,績效最理想的交易者與基金經理人大多採用基本分析導向的方法,至少交易決策相當仰賴基本分析。因此,當本書撰寫的時候(1994年),鐘擺似乎又由技術分析盪回基本分析。

 

在這場激烈的爭議中,並沒有「正確」的一方;適當的方法取決於個人的認定。另外,在不同的期冒,同一個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甚至於截然相反的立場。某些交易者認為基本分析最適合自己的個性。或者,在基本分析的架構內套上技術分析的技巧,這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事實上,許多最頂尖的交易者都是採用這種方法。總之,每位分析人員或交易者都應該研究這兩種方法,尋找最適當或最自然的「中庸之道」。

 

第14章將詳細討論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優、缺點,並處理這兩種方法結合上的實務考量。關於技術分析,請參考《史瓦格:期貨技術分析》。

 

《史瓦格期貨基本分析(下)》

 

第33章 預測股票市場

市場僅有一邊,既不是多邊,也不是空邊,而是正確的一邊。~Jesse Livermore

 

股票市場的價格受到無數因子的影響。另外,這些個別因子的相對重要性又會隨著時間經過而變化。如果嘗試由主觀的角度評估市場的基本面因子,其中所造成的混淆恐怕大於助益。可是,非常幸運地,我們還是可以透過客觀的方法結合各種變數,有效預測市場的走勢方向,這正是本章的主要內容。任何人都可以預測市場的時效。這並不是華爾街高薪分析師或金融大師的專門領域。

 

分析的第一個步驟是決定股票市場的主要影響因子。然後,把這些主要影響因子轉化為可供分析與評估的指標。舉例來說,如果利率是股票市場的主要驅動因子。我們可以研究各種利率指標,尋找可供交易獲利的訊號。

 

股票市場的驅動因子

由極長期的角度來說,公司的盈餘成長將主導股票市場的長期趨勢。公司的股東有權利享有企業的獲利。這些獲利可能來自於股票的增值或公司分派的股利。不論獲利來源如何,企業的未來價值是取決於賺錢的能力。因此,長期趨勢是建立在盈餘能力之上。

 

股票市場的目前價值是代表未來盈餘流量的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計算淨現值需要三個變數:盈餘、利率與時間。在這三者之中,時間是最棘手的變數。我們不知道折現的計算過程應該延伸多久的時間。投資者評估股票市場所根據的時間是延伸到明年?5年之後?或是20年?這個時間架構是否隨時在變動之中?如果時間很長,所估計之未來盈餘與利率的些微變動,透過時間的複利效果,淨現值就會發生重大的變動。這可以說明股價的波動何以如此劇烈。

 

一般來說,影響股票市場的因子也就是影響盈餘的因子。這些因子包括:利率、貨幣政策、通貨膨脹與經濟狀況。可是,就短期而言,行情可能大幅波動而脫離盈餘的預期成長路徑。股票的實際供/需變動,對於股價會有重大的短期影響。舉例來說,公司增加發行股票(供給增加)或共同基金增加現金持有比率(需求減少),這都會造成股價走低,雖然盈餘的展望維持不變。

 

心理因子也可能顯著影響股票市場。許多行情的分析技巧涉及如何辨識市場的根本心理狀態。非常幸運地,有很多客觀的指標可以反映市場的主觀心態,包括:趨勢指標、寬度指標與人氣指標。這些指標又稱為技術指標,因為它們的研究對象是市場本身而不是基本面的因子。事實上,這些指標是反映市場對於基本面的看法。

 

指標的選擇

足以影響股票市場的因子可能有數千種,我們當然不可能觀察其中的每一種變數。分析者的工作之一,就是篩選最能夠代表未來市場行為的指標。所選擇的每種指標都必須符合某些準則:

 

◆相關性的合理解釋:
一項指標必須有顯著的運作根據。我們必須能夠瞭解與解釋某個指標為什麼對於股票市場有重大的影響。

 

◆重大的影響:
指標應該能夠對於股票市場產生重大的衝擊。

 

◆影響的持續性:
我們所採用的指標應該具有長久的影響力,而且適用於各種市況。某些指標對於市場的衝擊非常短暫。舉例來說,在1980年代初期,每星期的貨幣供給數量對於股票市場會產生重大的短期影響。現在,很少分析者是由「星期」的角度觀察這項數據。另外,政治事件通常都是屬於短期的影響因子。舉例來說,如果國會通過增稅方案,這可能對股票市場產生重大的衝擊,但效力很短暫。總之,我們希望觀察股價趨勢的重大影響,而不是造成短暫偏離的因子。

 

◆適合客觀的評估:
指標必須能夠由客觀的角度評估。因此,我們所採用的指標是那些及時公佈的數據,而且隨後不會再出現重大的修正。彙編的機構必須有良好的信譽。我們對於指標必須有強烈的信心。最重要者,我們必須能夠測試指標的預測功能。

我們將符合前述準則的指標分為數類。首先,我們將探討每個類別中的個別指標;然後,將這些指標轉化為交易訊號。最後,我們將討論這些指標與訊號如何結合成為一種統合的方法,藉以預測股票市場的趨勢。

 

《史瓦格期貨技術分析(上)》

 

前言

 

成功的交易不能濃縮成為一種簡單的指標、公式或系統 ― 這正是許多書籍與廣告所宣稱的功能。本書是由交易者的角度撰寫,不準備根據一些理想化的範例來提供另一套分析技巧、指標或系統。

 

本書在解釋各種分析技巧與方法的過程中,永遠記住一些其他書籍經常忽略的關鍵問題:相關的方法如何套用在實際的交易?它們適用於或不適用於實際的交易?如果某套方法失敗,將會產生什麼後果?如何設計與測試交易系統,如此才能將未來 ― 而不是過去 ― 的績效最大化?

 

這是一本實用的書。我曾經利用書中的方法建立一套非常成功的交易方法 ― 沒錯!賺取真正的鈔票。若是如此,我為什麼願意與大家分享呢?套用一個比喻,我僅是提供一些工具,而不是一份建築藍圖 ― 這必須由讀者自行設計。我相信讀者如果對於技術分析的態度很認真,應該可以體會個人努力的重要性,而本書也確實可以提供助益。

 

 傑克•史瓦格 紐約,紐約1995年10月

 

 

謝辭

 

在進入期貨界D的早期階段,我是一位純粹的基本分析者,完全排斥技術分析 ― 或許需要補充說明一點,這種看法是直覺的認定,而不是來自任何的知識或經驗。當時,我在一家大型經紀商負責研究的工作。部門中的一位研究員是技術分析者,而我開始發覺一些奇怪的現象;他經常可以正確判斷行情的發展。稍後,我們成為好朋友,他教我一些基礎的圖形分析觀念。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對於技術分析的看法有了180度的大轉變。這位首先引導我瞭解技術分析,並改變我整個專業生涯的朋友是Steve Chronowitz。如果沒有Steve,這本書可能永遠不會存在。

 

過去七年以來,我最密切的工作夥伴是Louis Lukac,他與我共同服務於一家商品交易顧問公司。Louis不僅是一位極端高明的程式設計師,而且非常擅長系統設計與測試。這些年來,我設計的系統都是由Louis轉化為電腦程式,並協助我將這些系統結合成為複雜的電腦化交易方法。如果沒有Louis,我絕對沒辦法眼見自己的觀念實現於交易之中,並獲取金錢的報酬。

 

本書所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我在某些領域內的專業知識並不能讓自己滿意,於是我邀集一些專家共同完成某些章節的內容。這些專家與主題包括:Tom Bierovic(擺盪指標)、Richard Mogey(循環分析)與Steve Nison(陰陽線)。

 

雖然前述的這些幫助都很重要,但我希望對我的妻子Jo Ann致上最大的謝意。她瞭解我撰寫這一系列書籍的需要 ― 甚至應該說是慾望 ― 將內心的想法轉化為實際的文字。我感謝她對於這項計劃的支持,雖然她完全瞭解這將嚴重影響我們共處的時間與家庭的活動。最後,我也希望感謝我的小孩Daniel、Zachary與Samantha,容忍我經常不能與他們相處在一起。
PS:除非特別說明,否則本書的圖形都是由Prudential Securities Inc.提供。

 

傑克•史瓦格

 

《史瓦格期貨技術分析(下)》

 

22、交易計劃

 

鈔票 — 來得困難去得快。~by井原西鶴

 

如果你從事期貨交易的資金僅是總財富的極小部分,那你進行投機的主要目的是消遣或娛樂,耍耍帥倒無傷大雅。可是,如果你從事期貨交易的主要目的在於賺錢,則必須有一套嚴格的交易計劃。這絕非陳腔濫調。不妨看看那些成功的期貨投機者,你將發現他們都採用有系統、有紀律的交易方法。

 

下列七個步驟可以做為一般性的基準,藉以建立有條不紊的交易計劃。

 

第一步驟:界定交易的原則

你打算如何擬定交易決策?如果你的答案是:『朋友轉告的一些熱門『名牌』』、『由報章雜誌上找到的一些靈感』或『看著報價螢幕而產生的靈感』;若是如此,你還沒有準備妥當。有效的策略必須建立在基本分析、圖形分析、技術交易系統,或是這些方法的組合。每個市場不一定需要採用相同的方法。舉例來說,在某些市場中,你可以透過基本分析與圖形分析而擬定交易決策,在另一些市場,則完全採用圖形分析。

 

交易策略應該儘可能明確。舉例來說,如果你希望根據圖形分析進行交易,應該確定交易訊號將由那些價格型態提供,以及其他的相關細節,例如:確認的法則。當然,最明確的策略是來自於機械性的交易系統;可是,相當多的交易者沒辦法接受這類全自動化的方法。

 

第二步驟:挑選交易市場

一旦決定如何挑選交易機會之後,必須挑選所希望追蹤的市場。對於大多數投機者來說,由於時間與資金的限制,能夠交易或追蹤的市場相當有限。關於市場的挑選,可以考慮下列三個因子:

 

交易方法的適用性:
根據所決定的交易方法,評估潛在績效最理想的市場。當然,這類的評估僅能夠參考過去的經驗或特定交易策略的歷史測試。

 

分散交易:
第17章已經討論分散交易的各種效益。可是,此處希望強調一點,分散交易是降低風險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挑選相關性不高的市場,可以提高分散交易的功能。舉例來說,如果某人希望從事黃金的交易,白銀與白金就不是必要的考慮對象,除非資金非常充裕而能夠另外交易眾多的市場。

 

波動程度:
如果資金有限,應該避免波動劇烈的市場(例如:咖啡),因為將這類的市場納入交易組合之內,將嚴重影響可供其他市場交易的資金。除非交易者所採用的方法特別適用於某個波動劇烈的市場,否則就應該挑選眾多而行情穩定的市場,而不是少數而價格波動劇烈的市場(這又是分散交易的考量)。

書籍基本資料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