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搞懂權證買賣: 1000元就能投資,獲利最多15倍,存款簿多一個0!

精彩試閱

股票可長抱,權證只打短線


 
Q:那麼權證和股票有什麼不同?
 
A:簡單來說,股票是屬於公司籌資的工具,而權證是屬於一種避險與套利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股票是股份公司為了籌集資金,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因此而可以分紅或配股的一種有價證券;權證則是券商發行給投資人,作為換取/賣出有價證券的憑證。
 
如果權證連結的標的是股票,一般來說,股價上漲權證也會上漲,股價下跌權證也會跟著跌;只不過,漲幅和跌幅不會一樣。
 
此外,以時間性來說,除非遇到下市,否則股票沒有存續時間的限制;而且,股票可以融資、融券,漲跌幅限制為百分之十。權證存續期間多數短則三個月、長則半年,不能融資、融券;此外,依照所連結標的的不同,通常漲跌幅會遠大於百分之十。至於證交稅,股票的證交稅率為千分之三,權證則是千分之一。


 
Q:所以,沒有錢投資股票,就可以選擇投資權證囉?
 
A:是的。假設投資人看中某檔千元的股票,股價是1100元,那麼買一張股票是110萬台幣;如果之後漲停我就可以賺到11萬元,但如果是跌停,我也得賠11萬元。股價很高,風險也很高,因此會讓多數人買不下手,這時候就可以選擇認購權證。
 
假設投資人看到某家證券公司說,只要花1萬元就可以買到這檔千元高價股的權證,好處是在未來的半年內,投資人始終可以用每股1200元買到這檔個股100股。因此,如果這檔個股的股價在半年內漲到1300元,投資人就可以履約,用1200元換到市價是1300元的股票。而萬一這檔股票走勢不如預期,投資人可以選擇不履約,也頂多損失之前買進的權利金1萬元而已,不用住進套房。這就是認購權證的魅力。
 
券商現在都把權證的權利金壓得很低,讓價格變得很親民;但相對地,能夠買到或賣出的股數就很少。例如:如果1萬5000元可以買到1000股,那麼1500元就只可以買到100股;投資人看到投資金額低,說不定就心動了。券商就是利用化整為零的概念在銷售權證。有的權證便宜到一張只要500元,甚至更低!至於可以買到幾股?就要看合約怎麼寫了。

 

一般型權證易上手,界限型、重設型難度高
 
Q:權證的專業用語也不少,有哪些是必須要了解的呢?
 
A:沒有錯。要了解權證之前,就要先看懂權證的「身分證」。首先,透過圖表的基本條件部分,我們先來搞清楚權證的一些專有名詞和意義。
認售/認購:
 
如果投資人看好未來的漲勢,就選擇「認購權證」;相反地,就是選擇「認售權證」。
 
權證型態:
 
一、一般型權證:這一類的認購權證和認售權證,持有人在權證存續期間內,可以依照履約價向券商買進或賣出標的股票,也可以以現金結算方式賺取差價。
 
二、界限型權證:這一類的權證分為「上限型認購權證」與「下限型認售權證」兩種。在存續期間內,當標的股票收盤價高於或等於發行時所設定的上限價,或是低於或等於發行時設定之下限價時,即為到期,券商就必須以當日標的股票的收盤價,結算差額給投資人!
 
1. 上限型認購權證:這一類的權證訂有上限價格,一旦標的股價觸及上限價格,則視為到期,自動結算,投資人賺的就是上限價格和履約價之間的價差。
 
2. 下限型認售權證:當標的股價觸及下限價格,就視為到期,自動辦理結算,投資人賺取的就是權證的下限價格和履約價之間的價差。
 
3. 重設型權證:這一類的權證,履約價是可以向上向下調整的。就認購權證而言,當標的股價下跌觸及契約所規範的重設價位時,重設型權證履約價格將向下重設,具有下檔風險之保護,投資人較不易因為標的股價跌幅過大,而遭受損失;反之認售權證亦然。
 
一般來說,權證在發行前,都已經設定好履約價,但是因為權證從發行到掛牌交易,通常會有數個交易日,如果所連結的標的個股在這段期間股價有很大的變化(例如暴漲或暴跌)時,等到權證真正掛牌時,權證的價格可能已經和標的股票,出現一大段行情的差距。為了避免和行情價差距太大,而讓權證乏人問津,於是在此概念之下產生了「重設型權證」和「界限型權證」。不過,因為履約價不斷變動,對於投資新手來說,敏感度不夠的話,可能會錯失良機,沒有能夠在適當的時候進出權證。

 

量先價行,有量才有價


 
Q:股市很熱絡,大家才會進場。但問題是,到底怎樣的交易量,才是可以進場的安全值?我該如何判定吉凶?
 
A:所謂安全的成交量,應該是要考慮到相對於大盤的指數位置、以及前一段時間的交易量而言。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台股成交量超過1500億就可以算是過熱了,超過1900億,就表示市場已經很瘋狂(要提醒投資人的是,這個交易量大小沒有一個絕對數值可以參考,跟政策與景氣的變化息息相關。當2012 年聽聞要復徵證所稅後,許多大戶都遠離股票市場,自此而後,台北股市的成交量不足1000億,竟然成為常態!),這時候認購權證的投資人應該要準備收手、不要再留戀,甚至於加碼進場了。如果手中有股票的,應該選擇在此時出場,獲利了結,以免紙上富貴一場;投資人也千萬不要選擇在此時買入認購權證追高進場,不然有可能接棒成為最後一隻老鼠!


 
Q:這樣的數值永遠都適用嗎?
 
A:成交量的高低,除了其絕對的大小數值外,也要看指數所在的位置,你必須參考過往一段時期的交易量才能做為判定的標準!
 
例如2007年底到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台股每天平均交易量大約都在3000億左右,最少也是2400億起跳,那個時候的指數位置在9000點以上。所以,投資人自己也要明白:交易量這種東西不是絕對值,而是相對值!還有,多頭轉空頭、或者是空頭轉多頭,會有一個轉折點,那個「量」也是參考值,如果本來均量是1800億,卻突然降到1200億,這個成交量降太多,也是一個警訊!


 
Q:如果現在的交易量只是1200億到1500億左右,那和動輒2400億成交量差距的資金跑到哪裡去了?
 
A:有可能是外資把錢抽出去了;也有可能是投資人不買股票,把錢投資到別的地方或者是存起來了。同樣道理,投資人如果看到交易量很大,我們就要觀察這些熱錢是追逐哪些少數的個股?因為有人追、有人捧,股價才會上揚,這就是「量先價行,有量才有價」的道理!

量價背離,風險大的高價股


 
Q:那如果市場大盤呈現價量背離,每天成交量都一直在萎縮,卻只有某幾支個股股價一直在上漲,代表的意義是甚麼?
 
A:那表示只有少數人在玩、或者是有心人在操作,但其實很多大戶已經落跑了,可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散戶,只會看到這支個股的股價已經突破高價區,量也不小,這時後跳進場,剛好變成是幫忙抬轎的人!
 
還有一種是看到報紙刊登外資推薦報告才進場的人,也很容易被套牢;當他們被套牢了,就會宣稱外資報告不可信。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之前這些外資券商的客戶已經開始布局,等到報告發布之後,吸引一般散戶進場時,就剛好是之前已經布局買股票的外資法人逢高獲利了結的時機了。


 
Q:那怎麼辦?我該怎麼判定?
 
A:對於如何看外資報告,可以注意三點:這份報告是誰出的?報告出爐的時間點?多看幾家券商的分析報告!
 
首先,第一個要看這份報告是誰出的!
 
投資人要看這個寫報告的分析師或是研究員,以往對於這家公司股價的追蹤報導是不是一致?意思是說,他對於所追蹤的公司是不是有延續性?而不是今天喊多、明天喊空。通常外資對個股的評等有時候分三大類,例如:「買進」和「賣出」之外,還有個「中立」的評價;而另外一種五大類的評等,會包括「短線買進」或是「短線賣出」。
 
還有,出報告的分析師和實際上買進股票的外資機構,有時候也要同時參酌考量。券商的研究員和分析師,都希望自己所提供的報告很準、具有參考價值,這樣才能吸引投資人跟進,也才能賺得到經紀手續費!不過,這家券商出的研究報告,他的客戶-也就是有些基金公司的經理人不一定會跟著買進,這也就是為什麼某外資的研究報告看多某一家公司,而實際上被檢驗的時候,卻發現這家券商的客戶竟然是賣超該檔個股的,代表說這個外資報告是沒人理會、引不起共鳴的!但是報紙上卻刊登這個推薦買進的研究報告,投資人如果照單全收的話,其後果就可想而知。

 

Q:報告出爐的時間點有什麼重要性嗎?
 
A:因為外資報告也是有產出的流程。分析師或是研究員想要推薦某支股票,從有了想法到寫完報告,中間文字要修改、字斟句酌,還要通過內控程序,等到報告可以發表的時候,時間可能經過一、二個星期了;但是,股價會等你一、二個星期嗎?
 
因為有這時間上的落差,有些分析師在寫完報告之前,為了搶時效,可能已經透過某些管道讓重要客戶先行知道該檔個股未來的前景變化情形了,而相信該報告的客戶就有可能會先下單。因此,如果等到報告公諸於世,投資人看到這些新聞時,都不知道已經是第幾手的「新」聞了。
 
而這些訊息如果有形成一股跟風,股價就會上漲;而既然股價上漲了,已經搶頭香買進股票的某些外資客戶,看到股價漲幅驚人,自然會選在此時脫手,剛好就成了「賣超」的結果。


 
Q:如果我只相信某家券商的分析報告,就單看一家券商的報告可行嗎?
 
A:比如有很多分析師都會撰寫鴻海的研究報告,可是看法不見得都會一致,投資人可以選擇多看幾家做比較。但是如果外資分析師都不約而同地推薦某檔個股,那大概錯不了;但如果只有少數幾家推薦買進,那就要看這些券商推薦的理由是什麼?
 
曾有傳聞說,平面媒體誤拿了幾個月前,甚至是一年前的分析報告刊登,後來才發現是烏龍一場;可是投資人已經因為看到這份報導而作出投資決策了。有時候媒體記者拿到十份外資研究報告,說不定其中有九家看多,只有一家看空,可是該報卻只是將看空的報告登出來,結果變成反向指標。所以,投資人多看幾家券商的分析報告及媒體報導,其實會比較穩當,畢竟權證無法像股票可以長抱,當你一住進套房,時間價值慢慢消逝,到期歸零,那就很悲慘了!

看懂主流,掌握外資買賣超的動向


 
Q:為什麼有時候大盤指數大漲,有些個股的股價飆得比大盤還凶?但是有些個股的股價卻是不動如山,形成「賺了指數、賠了差價」的局面?
 
A:股市呈現上漲,是因為全體總市值加總起來,比起前一天、或前幾天的總市值都要來得多,才會形成上漲的局面。可是總市值增加,有可能是所有上市公司當中的500家個股上漲,而其他1000家個股卻是下跌;但是上漲的那500家公司的總市值增加幅度,卻大於其他1000家公司總市值縮減的幅度,加總起來,整個「大盤」的總市值還是增加的情況。
 
台灣「大盤指數」計算的方式,是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它最大的特色就是——股本較大、市值較大的公司對指數的影響會較大,股本較小、市值較小的公司對指數的影響就較小;這也就是為什麼股本較大、市值較高的公司,會被稱為「權值股」的原因。權值股因為權重比較大,因此,不管這些個股股價是上漲還是下跌,就會影響很多點數!目前台灣的權值股中(以2015/8/7收盤價計算),第一名是台積電,第二名是鴻海,第三名是富邦金,光是這三家公司股價都漲停(就是都漲了10%),可以貢獻大盤漲點的1/3以上,而就算其他股票價格說不定是不動如山,可是大盤最後還是收紅數十點以上!因此,指數的漲跌,只能當成是選股的參考指標之一。


 
Q:有時候新聞會出現「某某外資買超哪家公司」或是「某某外資賣超哪家公司」;像這種外資買超賣超的動向,投資人該怎麼判斷它的意義?

 A:外資買超或賣超的動向,通常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有兩種方式可以幫助投資人判斷。

一、看大不看小:
因為考慮流動性的關係,外資專挑「買得到、賣得掉」的股票,因此外資操作的台股通常不超過40檔,而且通常都是大型的權值股。由於外資的佈局,多半會參考MSCI公佈的權重而做資產配置,簡單來說,就是手上目前有多少資金,就會等比例買多少股票。但是,由於外資操作的金額大,再加上台股漲跌幅有10%的限制,所以考量到流動性的問題,對於籌碼少的小型股、非電子股或者易受政府政策主導的金融股,外資通常是淺嘗即止、酌量買進,甚至於能夠不買就不買,以免出脫無門。因此,考量到流動性問題,買權證當然更應該慎選標的-畢竟權證是有到期日,絕不能因為沒有流動性、出脫無門而放長的!

二、看買不看賣:

外資的資金來源不外乎四種——退休基金、共同基金、對沖基金和外資自營部的資金。在共同基金的部分,又以放在新興市場、區域型基金和台港基金的部位,對台股的影響最大;因為這些動輒數百萬到上億美元的資金流動,其影響力的確不容小覷。尤其當外資是滿持股時,如果沒有到適當的價位或是因應某些特殊情況,通常不會頻繁地換股。而且光看外資一、二天的買超或賣超,其實沒有多大意義,一定要看觀察一段時間的買賣超才有參考的價值。

書籍基本資料

  • 分類:初階投資
  • 作者: 梁亦鴻
  • 譯者:
  • 出版社: 寶鼎文化
  • 出版日期:2015-09-04
  • ISBN:9789862484913
  • 商城書號:N006
  • 規格:216頁/340公克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