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主義:波克夏傳奇股東會的第一手觀察

Pilgrimage to Warren Buffett’s Omaha A Hedge Fund Manager’s Dispatches from Inside the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Meeting

精彩試閱

導論


與生俱來的稟賦

 

「我天生就懂資產配置。」
──華倫.巴菲特

 

1965年5月10日,一名自信滿滿的少壯投資人,離開故鄉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Omaha, Nebraska),抵達麻州的新貝德福市(New Bedford)。這位出了家鄉就幾乎沒沒無聞的年輕人,擔負的使命就是:奪下波克夏海瑟威的經營權。這間紡織廠曾經烜赫一時,但經歷一連串困境挫敗後,當時已是苟延殘喘。

 

隔天,《紐約時報》商業版上一則不起眼的報導,如此描述該廠當天的變革:
紡織企業經營權轉移
波克夏海瑟威政策爭議引發辭職潮

 

波克夏海瑟威昨日因外界資金注入所引發的政策爭議,撼動了這間有76年歷史的紡織企業,導致兩位高層主管掛冠而去……

 

記者昨晚在巴菲特合夥事業(Buffet Partnership)全責經理合夥人華倫.巴菲特登機返回奧馬哈前,於紐約聯繫上他。35歲的巴菲特表示,他的公司在1962年年底便已握有波克夏海瑟威的股權,早已成為該公司最大的股東「有一段時間了」……

 

巴菲特先生進一步說明,他的公司屬於私人合夥企業,由其他幾位親朋好友擔任有限合夥人,共同出資成立。談及波克夏海瑟威,他則透露:「我們會持續販售同樣的產品給老客戶。」

 

就這樣,一場卓越非凡的變革就此展開。凋零衰退的棉織品工廠,搖身蛻變為全球最大的企業之一,成了現代史上績效最好的單筆長期股票投資案。背後的操盤手,就是老穿著皺巴巴的西裝、戴著厚重眼鏡,特別引人注目,卻又平易近人的投資奇葩──現任波克夏海瑟威董事長、素有「奧馬哈聖哲」之稱,現年78歲的傳奇人物──華倫.巴菲特。

 

績效表現優於道瓊553倍


與先前「會持續販售同樣的產品給老客戶」的言論大相逕庭,巴菲特不再把波克夏的資金投入本業購買紡織機,轉而開始投資股市。這檔事兒,他不知怎地,就是特別在行。

 

1973年,正值油價飆漲、股市狂跌之際,巴菲特以波克夏之名,大量買進《華盛頓郵報》的股份(現占21.4%),每股只花了5.63美元。三十年後,這支個股股價已經飆到999.50美元。

 

1976年,巴菲特以每股2美元起跳,開始收購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的蓋可(GEICO)車險公司一半的股份,當時華爾街認為這間公司正走上破產之途。二十年後,波克夏再度出手買下蓋可另外一半的股權,這時的蓋可已蛻變為體質非常健全的公司,每股單價已達70美元。

 

1988年,巴菲特再度以波克夏之名,以每股約5美元(股票分割後已調整之股價),著手買入可口可樂股票。華爾街認為他一定是瘋了,才會花這麼一大筆錢,買進這間暮氣沉沉的軟性飲料公司。然而,可口可樂卻乘著國際化的浪頭再度崛起,在巴菲特入手後的十年間成長驚人,股價也竄升到每股近90美元。

 

換言之,儘管這43年間經濟起伏不定,歷經石油震撼衝擊、恐怖攻擊、通貨膨脹、冷戰、共產主義瓦解等事件,巴菲特一方面聽取奧馬哈土生土長的好友、身兼波克夏海瑟威副董事長孟格的忠告,一方面與其商議,成功讓破舊的紡織企業蛻變為全球投資人的寵兒。

 

不過巴菲特可不只單靠買股票賺錢,只要價格和資產看似不錯,他也會為波克夏購入整間企業。沒多久,波克夏再也不是1965年時那間日益衰退的紡織工廠。到了1983年夏天,波克夏「家族」已將奧馬哈當地一間保險公司、一間加州的盒裝巧克力工廠、水牛城的報紙發行商,還有一間家具零售商,納入旗下。之後,巴菲特和孟格又陸續買下更多保險公司、製造商,以及家具零售商。

 

事實上,只要他們認為是擁有優秀管理團隊的好公司,又能以合理價格入手,他們什麼都肯買。他倆買下了現更名為耐捷(NetJets)的包機公司,提供部分所有權制(fractional jet ownership)的噴射機服務,客戶包括高爾夫名將老虎伍茲(Tiger Woods)。他們也購入製磚工廠,客戶只是平凡的老舊房屋買主。

 

他們甚至買下金廚刀具(Ginsu)的製造商。

 

儘管巴菲特無法兌現他對《紐約時報》的承諾,實現波克夏「會持續販售同樣的產品給老客戶」的誓言,但是幾年後,在他下令自此裁撤波克夏紡織部門時,波克夏股東絲毫不在意。

 

巴菲特和孟格如此有效且徹底地讓老波克夏海瑟威轉型成功,促使該公司股價從巴菲特掌權當日的18美元,在2007年年底達到每股15萬1,650美元的顛峰,暴增了8424倍。

 

與此同時,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也只不過成長了14.25倍。

 

若以貨幣價格來衡量,這意謂著什麼?某投資人如果在巴菲特奪權當天,買入價值1萬美元的波克夏海瑟威股票,則在股價達到顛峰之際,手中股票可是價值8400萬美元。反之,若某投資人購入的是等值於1萬美元的道瓊工業平均指數股票,那麼他的投資組合就算在高峰期,也僅價值15萬2500美元。

 

換句話說,波克夏投資人的績效,是道瓊投資人的553倍。

 

「我們沒啥精湛的策略……」

 

成績如此亮眼,巴菲特達成績效的手法當然也相當傑出。他不採用複雜的投資策略,不借大把現金做孤注一擲的賭注,也不雇用成群的金融分析師協助他找尋靈感。

 

他甚至從來不用電腦。

 

巴菲特反而常常獨自坐在他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的辦公室,啜飲著櫻桃可樂,以他最愛的方法排遣時間。他每天會花上幾個小時「閱讀和思考」,並且和人數不斷增加的生意圈友人通電話,尋找投資標的

 

一旦有中意的標的,他會迅速下手。

 

陪他一路打造這個企業王國的,是自信滿滿的查理.孟格。這位現居於洛杉磯並在該地工作的律師,和巴菲特一樣,都是土生土長的奧馬哈人。巴菲特絕大多數重要的投資決策,都會諮詢孟格的意見,而孟格對巴菲特的提案又多持質疑保留的態度,讓巴菲特老愛親暱地稱孟格為「愛說不的討厭傢伙」(Abominable No Man)。

 

孟格不但是深受巴菲特信賴的諮詢對象,他對巴菲特的投資風格也具有關鍵影響力。巴菲特早期偏好投資像是波克夏海瑟威之類的廉價股票,就算公司本身拙劣差勁也視若無睹。然而,孟格經歷過戰後蓬勃發展的洛杉磯,也在那兒工作、投資過,他只喜歡購買由優秀管理團隊經營的優質企業。

 

反觀巴菲特,他一度費盡心思想讓波克夏的紡織事業起死回生,後來乾脆跳脫紡織本業,轉為多樣化經營。他是嘗過苦頭之後才體認到:「傑出的騎師要配上好馬,才能有優異表現,騎著孱弱衰老的賽馬是辦不到的。」

 

於是,巴菲特和孟格兩人開始尋覓「良駒」──亦即所屬行業前景看好、管理團隊也優秀,但價格低廉到能擄獲巴菲特芳心的企業。

 

巴菲特十年前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他和孟格的投資哲學:
投資人的目標,就是單純地以合理價格買進部分股權,而這間公司應該是你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搞懂,且清楚知道其盈餘在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內,一定有實質上的增長。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明瞭符合上述標準的公司實在不多。因此,一旦發現符合這些條件的公司,你就應該購入其量夠大的股份。

 

聽起來似乎輕而易舉,但背後卻需要努力的耕耘。這指的不是勞力的付出──如同巴菲特常掛在嘴邊的,投資圈沒什麼費力艱困的工作──但卻少不了大量的閱讀和思考。

 

巴菲特曾寫道:「我們沒啥精湛的策略,反而只是單純地希望遇上好東西。真的碰到了,我們便會採取行動。」

 


快樂的店掌櫃


巴菲特引人注意的,除了過往亮眼的績效和簡單明瞭的投資策略外,就是他從不藏私隱密的作風。他對波克夏股東和一般大眾開誠布公的程度,已讓他成為世人最熟悉的投資家。

 

沒錯,巴菲特無聲無息地積攢了《華盛頓郵報》、蓋可車險,以及可口可樂的股票,但這是為了避免消息走漏給只會仿造抄襲的投資人。不過,每次只要他買進新股票或新公司,他隨後一定會在波克夏年報首頁「董事長的話」(Chairman’s Letter)中,向股東報告。

 

巴菲特的致股東函,文字淺顯易懂、條理清晰,還不時穿插著伍迪艾倫、馬克吐溫、或是美國性感女演員梅蕙絲(Mae West)的經典笑話和緩氣氛。信中不但說明他下手投資的緣由,也列出未來展望供大家參考。慢慢地,巴菲特每年寫的致股東函名聲就這麼傳出了波克夏股東圈。沒多久,這些信函開始在整條華爾街上的投資人、分析師,以及投資組合經理人之間流傳。巴菲特年年都會在致股東函中加入新的章節,從全球投資界第一把交椅(即他自己)的觀點,探討長久下來什麼才是投資成功術的終身修煉。

 

的確,巴菲特在致股東函中說明自己投資行為的能力,著實令人折服。這開始吸引波克夏股東紛紛於每年春天造訪奧馬哈,只為了在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一睹巴菲特本尊風采。

 

剛開始幾年,股東聚集在國家保險公司(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即巴菲特首度以波克夏之名收購的保險公司)的辦公室,股東會就地於該公司員工餐廳舉行。當初出席的股東約十來位,他們會在「華倫與查理」簡略概述公司狀況後發問。

 

從那時起到1985年間,在口耳相傳之下,出席人數穩定增加。享受與股東交流互動的巴菲特,於該年致股東函中,邀請股東參加年度大會,結果奧馬哈的瓊司林藝術博物館(Joslyn Art Museum)威瑟斯朋廳(Witherspoon Hall),共擠進了250名股東。隨性的對談取代了正式的提問模式。巴菲特和孟格與來自紐約、加州的專業投資家,以及奧馬哈當地許多波克夏長期死忠股東會面,花上數小時侃侃而談。這其中還包括1965年巴菲特飛抵新貝德福奪下波克夏掌控權時,就已經是巴菲特合夥事業投資人的「一些家庭」。

 

巴菲特和孟格兩人才智相當、自信滿滿,又都機敏聰穎。兩人磨合出一套略帶喜劇效果的互動模式:巴菲特的回應雖冗長叨絮,卻較生氣勃勃,也為孟格一板正經、尖酸辛辣的答覆做好鋪陳。

 

巴菲特開始在每年的致股東函中,加入前一年股東大會的高潮作結,不但提供住宿資訊,還順帶為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打廣告。它可是北美最大的家具家飾賣場,當時才甫成為波克夏「家族」的一員。巴菲特也會驕傲地細數與會股東各來自美國哪幾州。

 

之後,隨著巴菲特的名聲逐漸遠播,他亦開始談到出席的股東,共代表多少個國家。

 

隨著波克夏的股價飆高,出席的股東人數也開始暴增。沒多久,出席人數已達到1000人,迫使會議必須移師至更寬敞的場地舉行。波克夏得開始安排遊覽車在股東會前後,載送與會者到家具賣場。連波克夏收購的另一個企業波霞珠寶(Borsheim’s Jewelers)都不惜一反先前政策,特別在周日敞開大門歡迎出席大會的股東。

 

漸漸地,股東開始花上一整個周末參加大會。

 

1996年,5000名股東擠進了假日會議中心(Holiday Convention Center),參加巴菲特現稱為「我們的資本家版烏茲塔克音樂祭」(Our Capitalist Version of Woodstock)。波克夏旗下企業藉機展示其產品,波克夏財務長馬克.哈姆柏格(Mark Hamburg)也以低成本剪輯製作了一部影片,供股東欣賞。後者後來成為該公司股東大會上廣受歡迎的特色。

 

1998年,1萬名股東將阿卡薩賓體育館(Aksarben Coliseum;內布拉斯加Nebraska一字倒過來拼)擠得水泄不通。巴菲特決定自這年起,讓這些到內布拉斯加家具賣場採購的股東,享有員工特惠價,還開放股東到奧馬哈艾普列航空站(Eppley Airfield)參觀耐捷包機的機隊。蓋可車險的專家群也專程飛到奧馬哈,以便就近協助股東辦理車險優惠折扣。

 

波克夏年度股東大會漸漸變成該公司和奧馬哈的年度大事。當市內所有會場再也容納不下眾多與會者時,奧馬哈市決議啟用奎斯特中心。這個與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同等大小的場地,共有1萬8300個座位,還有個比好市多量販店(Costco)大上許多的展覽廳。巴菲特和孟格先花上五小時滔滔不絕地回答完五花八門的問題後,股東便可採買賈斯汀(Justin)的西部牛仔靴、乳品皇后(Dairy Queen)的「帝力」(Dilly Bar)雪糕,整組金廚刀具,甚至是克雷頓(Clayton)的預製構件式住宅(manufactured home),一站購足。

 

這盛會彷彿是一場由波克夏家族企業所舉辦的超大規模跳蚤市場,而巴菲特則是親切和善的主人、馬戲團表演編導,也是快樂的店掌櫃。

 

波克夏每年的股東大會逐漸吸引全球目光,同時也讓世人更加注意到巴菲特這號人物。過去有段時間,巴菲特曾孤立躲在位於法爾南街(Farnam Street)自宅內的小房間買賣股票。不過,現在媒體開始聚集奧馬哈,爭相報導華倫和查理說了些什麼。於是,巴菲特索性安排在股東會隔日的星期天下午舉辦記者會,來者不拒地回答媒體所有問題。

 

幾年來,這股穩定且勢不可擋的趨向,早就使得巴菲特的知名度遠遠超乎了他每年撰寫的致股東函,也不僅限於他於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六,花上數小時與孟格共同主持的提問時間。

 

巴菲特如今是舉世聞名的傑出人才。公司行號──尤其是需要籌措資金、卻又不想把公司拱手賣給激進實務派企業主,繼而失去掌控權的家族企業──紛紛找上巴菲特,希望他能出手買下自己的公司。

 

巴菲特也踏遍世界各地,四處宣傳波克夏是上述這類公司最佳買主的訊息。他說:「我們不召開企業會議,不搞企業預算,也沒有績效考核。」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新聞頻道(CNBC)女主播整理從世界各城市紛湧而至、讚譽有佳的報導,全程追蹤巴菲特遍布全球的足跡。巴菲特彷彿披頭四合唱團,每到一個國家,便召開一次記者會。而每年一到5月,印度、中國、南非各地的股東更是不辭千里,遠赴奧馬哈,只為了洗耳恭聽巴菲特的金玉良言。

 


「我最愛的億萬富翁」


巴菲特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


這位曾上過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公眾演講課程,以克服童年時膽怯性格的男人;這名據稱犧牲了與家人相聚的時光,寧可把時間花在閱讀財務報表的男人;這名自幼便很擔憂死亡降臨的男人,為何要花時間與友人和陌生人談論自己的投資?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他希望波克夏擁有的是他所謂的「優質股東」,亦即不會因為巴菲特選擇採取異於世俗觀點的行動時,便賣出手中持股的股東。他在1983年的致股東函中,是這樣說的:

 

我們以為,如能持續傳達我們的企業和股東理念,加上沒有與之相互牴觸的其他訊息,然後放手讓自我篩選發揮功能,就可以吸引到並留住優質股東。

 

而巴菲特在這方面,一直表現得十分傑出。我們稍後會見證到,就算巴菲特自己都承認情勢不會好轉、短期內甚至可能更壞時,大多數的波克夏股東還是不會賣掉手中的股票。

 

其次,巴菲特認為自己的成功,大多是由他無法掌控的力量所促成的。他堅信:「我和我的成功無關。」無論是誰問他究竟如何致富,巴菲特總是回答,這非關魯莽地鋌而走險,也不是盲目地預測未來,但純粹就是運氣籤運好:.


〔他於2006年向《財星》(Fortune)雜誌總編陸米思(Carol Loomis)表示〕我天生就懂資產配置,而且也夠幸運。打從很早開始,身邊就有人──包括我父母、師長,以及蘇西〔他的第一任妻子〕──能協助我把這項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正因為巴菲特基本上是無償得到這些成功利器,所以他也只不過是盡一切可能,與大眾分享這些讓他致富的工具,回饋社群。

 

第三,巴菲特似乎打從心底享受他目前因其獨特的觀點所打造出的高超名聲與地位。話題不僅限於投資,連財政政策、甚或是任何這位自稱患了「政治毒癮症」、長期以自由民主黨員自居的人認為不對的事情,他都能以「最佳講壇」(bully pulpit)之姿強勢發聲。

 

巴菲特與美國民主黨的淵源,可遠遠追溯至1968年,他為反越戰立場鮮明的參議員──「清廉因子」(Clean Gene)麥卡錫(McCarthy)的總統競選活動籌措資金之時。新近,他也雙雙為希拉蕊和歐巴馬募款,並針對兩人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活動期間提出的財政政策,給予建議。希拉蕊稱巴菲特為「我最愛的億萬富翁」。

 

多年前,巴菲特曾投資自由色彩濃厚的《華盛頓月刊》(Washington Monthly),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宣揚自己在社會政策上的看法。但如今,他再也不需要印行報刊來傳播自己的觀點。身為世上最有名的投資人,他所擁有的發聲平台,遠大於任何雜誌所能提供的,而他亦知道善用這一點。他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晚間新聞王牌主持人湯姆.布洛考(Tom Brokaw)訪談,閒話家常聊到為何「稅賦制度已一面倒向富人」。他對「世襲財富」(dynastic wealth)也有諸多不滿,更公開在美國國會面前呼籲政府嚴格徵收遺產稅。


在富有爭議的公共政策中,巴菲特唯一可能刻意迴避鏡頭的,就是墮胎議題。他對此抱持十分贊同的立場。

 


與時間賽跑的環球疾行


這些年來,巴菲特其高知名度所背負的嚴正企業動機,早已超越了教育股東、回饋社會、甚至是對外公開發表他對稅賦制度的看法。

 

巴菲特希望他在位時,能替波克夏海瑟威招攬新的可能收購對象,多多益善。近八十歲的他,自知年事已高,清楚自己必須在還有能力時,擴展波克夏。「我們老早殷切期望……能將波克夏的魅力延展到美國國界之外,」巴菲特於2007年年初的致股東函中寫道,「而去年,我們終於展開了環球疾行之旅。」

 

不過,這絕非易事。

 

多年來,投資人不斷問巴菲特,如果他「被卡車撞了」,波克夏該何去何從?巴菲特過去老是開玩笑道:「我會為那輛卡車感到惋惜。」

 

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對全球多數投資人和企業而言,巴菲特就是波克夏海瑟威。

 

因為巴菲特在波克夏可不只負責一個職務,而是兩個。第一,他是波克夏的投資長,負責運籌該公司資金,他在這方面名聲遠播。

 

其次,他亦是波克夏的執行長,負責管理該「家族」旗下的所有企業。這些企業都是巴菲特經手收購的,大部分的企業執行長都直接向巴菲特報告。再怎麼說,巴菲特執掌的可是間管理有成的高效率企業:波克夏總部一共也才只有19名員工。

 

一旦巴菲特與世長辭,波克夏不僅將失去世上最赫赫有名的投資家,其旗下企業更會痛失統帥。

 

儘管巴菲特和波克夏的董事們,已經挑好接任執行長的人選,也正評估四位可能接下投資長棒子的候選人。但少了巴菲特掌舵的波克夏,單靠這面招牌能否吸引到新經理人和新企業青睞,依舊渾沌未明。

 

因此,巴菲特得繞著地球跑,從德國、印度,到以色列、義大利,再到中國。期盼未來幾年內,若有企業有意待價而沽,浮現腦海的不是「華倫.巴菲特」,而是「波克夏海瑟威」。

 

而這不正是一場與時間的競速比賽嗎?

書籍基本資料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