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傳奇:我的生存之道

Wall Street ︰The Other Las Vegas

精彩試閱

第1章 賭場

 

1962年5月28日,紐約豪華耀眼的廣場飯店(Plaza Hotel),橡廳(Oak Room)正值雞尾酒時間,顧客挨肩疊背。外面,行人的鞋跟叩擊中央公園南街地面嗒嗒作響,往來車輛如織。裡頭,四周傳來生氣蓬勃的交談聲,我卻靜坐平常喜歡的一角,正對門口,輕啜雞尾酒(Planter’s Punch),同時做一點小小的心算。

 

我在攤開桌上報紙的邊緣,寫下一個總數,然後用亮藍色的墨水,畫個長方框,把它框起來:

 

$2,450,000.00

 

將近兩百五十萬美元。真不可思議,這是短短七年內,我在華爾街賺到的錢。其中,也就是高達$2,250,000的部分,是在僅僅十八個月內到手的!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現在應該已經習慣於當個百萬富翁。我寫過一本暢銷書,談在華爾街上的操作經驗。我曾經是報紙大篇幅報導的主角──出現在《時代》(Time)雜誌和華爾街的聖經《拜倫》(Barron’s)金融周刊的文章上。精美的雜誌登出漫畫,畫的是股票市場裡面的「舞精靈」。喜劇演員、專欄作家、評論者一提再提,以及拙著銷量驚人,即使不曾見過我在紐約拉丁區(Latin Quarter)或洛杉磯椰林區(Coconut Grove)曼妙舞姿的人,也聽過我的名字。

 

那真是叫人神魂顛倒、美妙異常的經驗,間歇穿插一些有趣的事件──例如,有一次我去魯本(Reuben’s)喝酒,忘了帶零錢,只好給調酒總管華倫一支股市明牌(tip),代替本來要給他的75美分小費(譯註:英文也是tip)。我報給他的明牌是自動售貨機(AUTOMATIC CANTEEN)。他以31 5/8美元的價格買進, 40美元賣出,獲利約800美元。這樣的小費可真不賴!

 

我甚至引發人們唇槍舌劍展開論戰。像我這樣的外行人和舞者,剛起步時顯然沒有從跌跌撞撞的嘗試摸索中學會什麼叫做賣權或買權,卻一頭栽進連學有專精的經濟學家都不敢涉足的領域,並且抱走二百萬美元,真有可能嗎?

 

不只有可能,還真的發生了。而且,連其他的事情也發生過。美國證交所因此改變它的規則,暫停使用停損單(stop-loss orders),顯然是為了阻止投機客玩「跟隨領導人」(Follow the Leader)的遊戲──或者,這一次是叫「跟隨舞者」。

 

 

第6章 我的買進辦法


我發現,要在華爾街(以及其他地方)成功,第一個祕密是自律和保持耐性。我必須等機會來,用自己拿手的方式去玩,而不是依照別人的方式。強迫型的賭徒沒更好的事可做時,可能會在街角和小朋友賭一些小錢。但我這種想和賭場一拼高下的操作者──不是為了求得刺激,而是擁有理性的目標和方法──必須以冷靜的態度,睜亮雙眼,去接近它。我曉得,必須學會必要時等上一年,以求一出手便獲勝;而且,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我都經不起折衷妥協,推翻所用系統的原則,以致於一點一滴耗蝕資金。

 

我發展出來的方法,後來被稱做漲勢市場中的達華斯方法(Darvas Method)。漲勢市場(rising market)也就是華爾街所說的「多頭」(bull)市場。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這是指買盤強勁的市場。

 

這種多頭市場中,雖然有些股票的價格上漲,其他的股票則下跌,但是上漲的股票遠多於下跌的股票。在所謂的「空頭」(bear)市場中,情況則相反:需求愈來愈少,更多的人願意在愈來愈低的價格賣出(另一種說法是股票的支撐〔support〕減弱),而且下跌的股票多於上漲的股票。

 

雖然我能夠在幾乎任何一種市場中賺錢(我經常置身於「漲跌互見」的市場),卻發現在我能夠掌握多頭市場的戲劇性機會時,操作成果最好。由於我志在打敗賭場,所以要發展一套為我效力的「系統」或方法。

 

我發展出箱形系統

 

初進股票市場,我連最淺顯的股票買賣機制都毫無頭緒。誰在買股票,或者為什麼要買,我一點概念也沒有。我看不出某些股票的價格有非上漲不可的理由,或者其他的股票非下跌不可的理由。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用猜的,而且根據小道消息、謠言,或者不比我懂得多,卻講得頭頭是道的人給的建議,瘋狂莽撞地下賭。除了運氣好,在多倫多買到布麗倫礦業股票,而一腳踏進市場的那一次,我後來幾乎每一回合都鎩羽而歸。我是賭場中最菜的菜鳥。

 

幸好我及時認清,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弄懂我在玩的遊戲是哪一種,而且至少要清楚基本的規則。但我研究的「基本面」,到頭來竟然和以前依賴的小道消息差不多一樣沒用。我被股票市場常見的迷思誤導;那些迷思,連營業員和著名的「市場分析師」也深信不疑。我沒去注意股票本身正在做什麼,而是下工夫研究發行那些股票的公司的財務狀況。過了一段時間,我才曉得跑錯地方尋找真正需要的資訊。

 

我想知道的事情很簡單:哪些股票將上漲,為我賺錢?

 

企業發表的報告能夠告訴我,某家公司一年的獲利是多少、瓊斯羅夫林生產多少鋼鐵、太平洋石油(PACIFIC PETROLEUM)擁有多少口油井等等。股票營業員能把華爾街的過去,一路上溯到魔奇(Moxie)飲料和高跟鈕扣鞋,如數家珍般告訴我。

 

可是似乎沒人能夠告訴我和未來有關的任何事情。直到我誤打誤撞買到德州灣生產(TEXAS GULF PRODUCING),才找到第一個真正有用的線索。

 

我是在狗急跳牆的情況下,投資德州灣生產一千股股票。我投資瓊斯羅夫林,剛賠了9,000美元,債臺高築,不設法翻本,便只好宣告破產。處於那個悲慘的階段,誰能預見我將在股市賺進二百萬美元以上?但我運氣不錯。德州灣生產產生了可觀的利潤,讓我的財務重新站穩腳跟。遠比這個重要的是,它給我上了非常基本的一課。我是基於一個理由,而且只因為一個理由,而買這支股票。原來,它看起來就要上漲。後來的經驗,證實了這堂課有其價值。

 

日後我一再多次如法炮製,成功果如預期而來。有了這個基礎,我下定決心:一支股票的價格正在上漲,我才去買它。這是我買它唯一的好理由。一出現這種事,就不需要其他的理由。沒出現這種事,則其他的理由都不值得考慮。

 

體會剛剛所說的原則,才打贏一半的仗。我仍然有漫漫長路要走。如何才能區分肯定上漲的股票和這個星期可能漲個一兩點,下星期卻全吐回去的其他許多股票?要如何才知道偶爾有些股票正蓄勢待發,即將如脫韁野馬般往前奔馳,以及其他許多股票忽上忽下,猶疑不定,或者像斷了腳的螃蟹那樣在走勢圖上橫行,兩者的不同?簡單的說,如何才能察覺趨勢?

 

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下苦功埋頭研究幾百支個股每天和每周的價格波動。

 

我使用的工具如下所述:

 

《圖解股票》(Graphic Stocks),紐約的史帝芬斯(F. W. Stephens)出版,分兩冊;其中一冊收錄一千多張走勢圖,畫出股票的價格波動,並有十一年以上的月高價和低價資料;另一冊收錄三十年內最知名八十一支股票的走勢圖。

 

標準普爾股票指南(我從營業員那邊免費取得)列出1936年到現在,約四千八百支普通股和優先股的高低價、盈餘、股利和其他的統計資料。

 

《拜倫》(Barron’s)這本金融周刊,可以找到「大盤」和美國證交所掛牌股票的價格波動資料。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有每天的波動資料。


長時間投入心力研究實際的價格波動,而不是去看年報和股票經紀商明牌快報(tip sheet)中,通常無關緊要和令人混淆的一大堆統計數字,讓我大開眼界,看到以前沒發現的一些東西。

 

和我原來的印象恰好相反,股票的走勢帶有某種一致性,往往沿著上升或下跌趨勢往前走,因此可以根據它們現在實際的表現,預測將來可能的表現。

 

雖然任何一支交投熱絡的股票(顯然我對不屬這一類的股票不感興趣),每天,甚至每個小時的波動情形,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但長期而言,所有的股票傾向於依循若干獨特的行為型態。我對這座賭場,以及它的運作方式,感到興味盎然,甚至可說如痴如醉。

 

我見過股票上漲,也見過股票下跌。行進(movement)是其中的關鍵字詞。一旦趨勢建立起來,不管是向上或向下,都會持續往那個方向行進,好像被一塊強大的磁鐵吸引似的。我知道其中的原因;買盤往往引來更多的買盤,推升價格步步攀高。相反的,在某個價格出現的賣盤,很快會使在那個價位承接的買盤縮手,迫使賣價下滑──這個過程也傾向於循序漸進。

 

儘管如此,我發現極少股票一飛沖天,中途毫不停頓,也極少股票急轉直下,毫不停留。不管往哪個方向走,在各個價位,都有可能遭遇阻力增強。


檢視股價走勢圖,我可以看出這種阻力在圖形上造成的影響。我發現,股票上漲到某個價位之後,好像撞到天花板,然後像網球那樣彈回來,下跌途中遇到地板而向上反彈,只是又像上次那樣遭遇相同的阻力。


我開始見到,股價是在一個狹窄的上下限之間來回波動,有如橡膠球在玻璃箱內彈來彈去。我心裡看到的畫面正是那個樣子──股票不再像蝙蝠般在鐘樓漫無方向,四處亂飛亂舞,而是有秩序地行進,節奏因為不同的個股而異,但每次行進都相當有規律,容易預測,能在心裡描繪走勢圖,以及理解為什麼那麼行進。

 

每天隨便看一眼,股票價格的波動沒什麼意義。例如,某支股票某日可能以35美元開盤,漲到當天的最高價38美元,然後以37美元收盤,比前一天漲2點。隔天,價格也許繼續上揚,也可能回跌到34、33美元……。誰能說會跌到哪裡?

 

但是研究比較長期的趨勢,雖然一開始不是很明顯,幸好愈來愈強──啊哈,終於有了!──那種瘋狂的走勢其實是有條理的──或者至少呈現某種秩序。一天漲跌3點的某支股票,拉長到約兩個星期去觀察,我發現它的來回價差整整8點──從最低30美元到最高38美元。再回溯更早以前的紀錄,進一步證實我先前懷疑的事情。某日之前,這支股票是在比較低的價格區間內波動,曾經三、四次升抵30美元,卻無力突破。後來終於有一天,價格往上突破後,一直漲到新的上限38美元才打住。此後它就在低點30美元和高點38美元這兩個數字之間浮沉。這些數字形成反彈波動的界限。換句話說,它已經移動到30/38的新箱形區內。

 

我是不是就要有什麼大發現?我覺得自己有點像是伽利略(Galileo),不過還是需要繼續密切觀察。

 

再深入探究,我發現股票的整個上漲走勢,是由類似的行進方式構成的──從一個箱形區移動到另一個箱形區,而且在每個發展階段,價格會在明顯可見的上下限之間起伏一段期間,然後突破,進入下一個箱形區,再上下浮沉一段期間,如此持續下去。

 

因此,長期的價格走勢,不像隨意一眼看到的那樣漫無章法,而是由一連串的走勢構成。我可以把那一連串的走勢想像成高高疊起的箱子,一個疊一個。每個箱形區內,價格上下起伏或長或短的一段期間,代表股票行進的一個階段,或者說是正在蓄積力量,準備對下一道阻力線展開新的攻擊行動,向上或向下挺進到下一個階段,延續已經建立起來的趨勢。

 

我無意中茅塞頓開。這就好比找到解開密碼之鑰;或者找到總開關,可以控制整座舞台的燈光效果。

書籍基本資料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