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準會到底在做什麼?:資深交易員第一手解析中央銀行怎麼印錢、管錢、花錢,又如何影響你我的口袋

Central Banking 101

精彩試閱

推薦序

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林建甫(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


  這是一本很好的貨幣銀行學參考書。從書名就可以知道在介紹聯準會。聯準會當然是美國的中央銀行,只是因為美元的國際實力,就等於是介紹全球最有影響力的中央銀行。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一出,任何資產的市場價值就跟著變動,全世界經濟運行的方向就隨之調整。所以說,全世界最有經濟影響力的機構就是美國聯準會。

  經濟學是一門很新的科學。1776年,美國獨立的那一年,蘇格蘭經濟學家暨哲學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才出版。這部著作也奠定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理論基礎,批判「重商主義」,解釋財富來源,提出了「市場經濟會由『看不見的手』自行調節」的理論。其實當時還屬於政治經濟學的框架之下,單獨的總體經濟思維都還未開始。到了1929年華爾街大股災導致全球經濟大蕭條,甚至延續十年之久。凱因斯在1936 年出版的重要著作《一般理論》(全名《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才發展出總體經濟分析。隨後貨幣銀行學、金融學才逐步發展,成了總體經濟學重要的分支。

  當人類經濟社會經歷了1970年代後的兩次石油危機、高通膨的經濟環境,本以為到了1990年代以後,人類對貨幣的控制已經相當得心應手,舉世都不該再有通膨。甚至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聯準會帶頭將利率降到近乎零,並實施非典型的貨幣政策:「量化寬鬆」救經濟,2010年全世界的經濟就恢復得差不多,沒有通膨,更沒有延續像1929年的慘狀。因此2020年的新冠疫情,美國聯準會再次「量化寬鬆」救經濟。這次卻帶來嚴重的通膨,也導致美國聯準會之後的暴力升息,2022年3月起到該年底竟然升了17碼,2023年1、3、5、7月又再各上調1碼。導致到2023年7月,美國已經有五家中小銀行破產,全世界經濟都蒙上陰影。也讓2023年的疫後經濟反彈遠不如預期。

        準此,讀者就可以知道貨幣政策的重要性。而全世界貨幣政策的領頭羊就是美國的聯準會。本書的目的就是要讓讀者很容易了解中央銀行的設計及功能、金融市場運作,及全球貨幣體系的互動。與一般傳統教科書不同的是,它直接切入最新的現狀及熱門的議題,省卻歷史發展的冷知識及包袱。但也因為本書是教科書的參考書性質,可以反覆研讀,前後的關聯就可以更清楚。

  書中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貨幣與銀行」,光看各章標題,就知道如何的接軌全球,尤其介紹央行關注的金融商品,在境內、境外市場扮演的角色及運作,研讀後一定可以給讀者很好的最新背景知識。第二部「市場」談利率、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短短三章,把現在市場的運作理論與實際介紹得非常透澈。最精采的是第三部「檢視聯準會」,先談貨幣政策的危機,再藉此來分析聯準會。這兩章談的細部問題,如聯準會民間化、控制殖利率曲線、新的架構,如果不是作者曾為聯準會的第一線交易員核心專家,是無法這麼深入的來分析這些大問題。讀者研讀後相信可以受惠無窮。

  很可惜的是,這本書的原文版是2021年1月出版,對後來的通膨及分配問題就沒有討論。然而所有的背景知識,這本書都有了很好的交代。後續的發展,讀者可以自行推敲玩味,來相互印證。

  書中特別指出一個值得有識之士注意的論點。當初執行量化寬鬆的目的,本來是要降低長天期利率並推升通膨、活絡經濟。然而就聯準會、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的表現來看,單靠大規模的量化寬鬆並不足以持續推升通膨。結果量化寬鬆最大的效果反而是推升了金融資產的價格,帶來嚴重貧富不均的悲劇,卻未必有效刺激經濟。在房價、股價、物價高漲的今天,如何善後,值得產官學界一起來努力。

  本書作者王造(Joseph Wang)是牛津大學經濟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現任Monetary Macro公司首席投資長。因為他曾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公開市場交易室擔任資深交易員長達五年,負責公開市場操作及研究金融系統的內部運作,因此可以寫出很多內幕級的消息,這不是一般報章雜誌可以看到的。譯者唐祖蔭是台大財務金融碩士,後又到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統計碩士,在國內是傑出的基金經理人、投資銀行界的專家。我曾跟他有多次的同台,對於他的理論與實務經驗相當的佩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好學不倦,在公餘之時就曾經翻譯多本膾炙人口的財經書籍,廣受好評。這次選定本書,也是在極短的時間就翻譯完畢。他信雅達的翻譯功力,相信本書也讓讀者很容易上手,細讀後一定可以收穫滿滿。

聯準會是神秘殿堂,你想進來嗎?
吳嘉隆(總體經濟學家、資深政經評論家)


  在金融市場打滾的人都知道,美國的貨幣政策是驅動各種金融交易最關鍵的變數。然而,要搞懂美國的貨幣政策,當然就要搞懂聯準會的運作,而這恰恰是本書的主題。

  美國聯準會是一個神秘的殿堂,貨幣政策要往哪裡走,很多華爾街的專家與分析師也看不懂,於是大家都企圖揭開這道神秘的面紗。

  美國聯準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央銀行,也是操作水準最高的中央銀行,在我看,聯準會在示範中央銀行學,以及推動貨幣政策創新,在許多方面足以讓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與日本央行來觀摩與學習。

  美國聯準會有十二個地區分行,其中只有紐約分行的總裁在利率會議當中自動擁有投票權,因為紐約分行要執行利率會議的決策;其他十一個地區分行的總裁則是輪流擁有投票權。本書作者王造曾經在紐約分行的交易室任職五年,實際參與貨幣政策的執行。從這個特殊的經驗出發,作者想把親身觀察分享讀者。

  本書一開始就先讓你對中央銀行業務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首先要認識什麼是貨幣,再來是銀行還有影子銀行;接著是認識金融市場的結構,包括美國境外的美元市場以及債券市場。最後,當然就是聯準會本身,從政策目標,到政策工具,再到各種政策工具的運用。
  本書到這裡告一段落,精彩之餘,讓人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也就為未來這方面的討論留下許多空間。

  說到底,貨幣政策的背後,有許多經濟數據的解讀,更有許多總體經濟的邏輯,以及過去貨幣政策得來的經驗與教訓。在這裡,以本書為基礎,我來做一些補充。

  最早先,中央銀行的政策目標就是對付通膨,要維持物價的穩定。後來人們發現,雖然有些因素會讓物價走高,但是這樣的物價上漲是暫時的,是一次性的,反應過之後就沒事了。

  所以,貨幣政策所關心的並不是物價上漲本身,而是物價上漲有沒有持續性,後者才構成通膨壓力。例如,關稅的調高會讓某些進口物價上漲,但是一次性的,不會造成物價的持續上升。

  會造成通膨壓力的主要是工資,更微妙的是,工資既是成本,也是購買力,所以工資的持續上升會推動通膨的持續走高。於是,貨幣政策開始關心就業市場數據,其中最核心的變數,當然就是薪資成長率。

  平常時期,聯準會就在通膨與失業之間做取捨,如果要壓下通膨,可能必須讓失業上升,來壓下薪資的增長;如果要刺激就業,可能要忍受一下通膨的暫時走高。

  目前我們看到美國聯準會在走貨幣緊縮路線,升息是為了要壓下通膨,所以聯準已有心理準備,會看到失業的上升,甚至於會出現經濟衰退。但是為了對抗通膨,聯準會不惜付出這樣的代價,關鍵是,只有先打下通膨,任何經濟刺激才會有效,否則只是在支撐通膨持續下去而已。

  為了進入這些總體經濟的殿堂,讀者應該要先認識聯準會的基本操作,這本書就是很好的入門,幫助你逐步揭開聯準會的神秘面紗。

書籍基本資料

  • 分類:商業叢書
  • 作者: Joseph Wang
  • 譯者: 唐祖蔭
  • 出版社: 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23-09-14
  • ISBN:9786267366127
  • 商城書號:V024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2 x 1.04 cm / 雙色印刷 / 初版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