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人物 ipc people

目前位置:首頁 > 財金人物
嘉鼎團隊 【嘉鼎資本管理集團 研究團隊 】

理財投資或許能增加財產於一時,資本管理才可超越外在風暴、讓一生財富無虞

 

嘉鼎資本管理集團為一獨立的企業價值研究機構,協助挑選全球具備優良經濟特質的企業,建立、並擁有長期及永續的資本管理事業。
承襲葛拉漢、巴菲特,對企業「內在價值」的追尋,並善用各類科技工具,如「史坦普」Research Insight系統的基本面資料,長期追蹤並剖析國內外企業體質,掌握其競爭優勢的持久性。

 

嘉鼎資本秉持「事業導向」(business-oriented)的精神,著眼於企業的長期展望,利用市場波動的機會,持續為投入的資本,創造更高的價值,建立價值不斷累積成長的事業組合。

字體大小 A+ A A-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班哲明•葛拉漢-向巴菲特的恩師學習
 

如果你想要深刻了解巴菲特的思維架構,就不能不認識班哲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和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這兩位傳奇的投資大師,巴菲特常說:「我身上流有百分之十五費雪與百分之八十五葛拉漢的血液。」
 

葛拉漢被公認為證券分析之父。1934年葛拉漢與大衛•陶德(David Dodd)合著的第一版《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正式出版,在這之前,人們多半是靠著感覺、小道消息或是技術分析理論來買賣,也沒有所謂的財務分析這種專業,但在他出版這本書之後,人們開始學習用理性分析的角度來看待證券的買賣,因此這本葛拉漢的成名之作,普遍被視為是證券分析的聖經,同時它也是價值導向思維誕生的起源。
 

這本書的內容涵蓋很廣,而且對於多數人來說,太過於艱深難懂。因此,葛拉漢在1942年出版了《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一書,特別針對一般人,提出穩健的價值導向原則。巴菲特在1950年(他19歲那年)讀完這本書第一版之後,就形容:「我漫無邊際地到處蒐集各類曲線圖,閱讀所有的技術分析理論,打聽各種內幕消息。然後我看到葛拉漢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這才豁然開朗,就像是看到光明一般。」
 

巴菲特強調尤其這本書的第八章和第二十章,更是精華。第八章談的是人們應該如何面對股市的反覆無常;第二十章「安全程度」(Margin of Safety),談的是人們如何透過「安全程度」這個防護網機制來保護自己免於大幅虧損。
 
 

區別投資與投機的不同
葛拉漢指出一般人常常把投資和投機混為一談,多數人在使用「投資」一詞時,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意義。常常有人誤以為只要是購買債券,就是一項投資,而購買股票就視作投機。他強調:決定「投資」的關鍵不在於有價證券的種類,而是人們買賣的動機。因此不管是債券、股票或是其他金融商品,只要你不了解自己所持有的標的,並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快速獲利,甚至透過槓桿來操作,這就是投機。
葛拉漢在《證券分析》中特別定義投資與投機之間的差別:「一項投資行為,是在經過透徹完整的分析研究後所進行的資金配置活動,該行為要能確保本金的安全與令人滿意的報酬。凡是不符合前述條件的行為就屬於投機。」
 

從葛拉漢的解釋,我們可以知道他要求資本投入過程中的每個步驟都要保持理性,所有的決策都應該建立在足夠的研究與分析基礎之上,並且透過資本適當的配置來降低風險。
 

葛拉漢終其一生,都在憂心投資與投機的爭議。晚年,他看著法人機構的投機買賣行為表示:「我不能了解,法人機構的資金管理如何由穩健的投資策略,退化成這種試圖在短時間內獲取最高可能報酬的瘋狂競賽。」
除了區別投資與投機之間的差別之外,葛拉漢一項重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一套健全投資的基礎智識架構。這個基礎架構裡包含了幾個重要的核心概念: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企業主角度、市場先生(Mr. Market)、安全程度。
 

專注於評估個別企業的「內在價值」
人們在實際投入資本之前,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先了解你想要買進公司的「價值」。「價值」這兩字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它是這麼頻繁地被使用,以至於大家都以為很了解,其實很少人真正仔細地思索它的意義。
 

葛拉漢使用「內在價值」的觀念來描述企業的實際價值。他形容內在價值是一個彈性模糊的概念,它通常是一個區間值,一個近似的約略範圍,不是一個絕對的精確數字,而且隨著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也會跟著改變。你無法只靠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就算出一家企業精確的內在價值,你必須深入了解你考慮要購買的公司。
 

葛拉漢建議人們將精力用在找出被低估的個別企業上,而不要管全部的股價水準。知名的經濟學家凱因斯也說過:「不要去想市場在做什麼,去想你所知道的公司,然後專心在這家企業上。」
 

把自己當作是企業的老闆
葛拉漢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就提到-『最聰明的投資方式,就是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老闆』
當你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的老闆,你自然會想知道公司是靠什麼賺錢的?上游原料怎麼來的?誰是我的顧客?誰是競爭對手?公司的競爭優勢是什麼?劣勢又是什麼?企業的營運成績如何?我要怎麼做才能維持公司的競爭優勢?…等。當你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你就會對這家公司更加了解,也更能夠準確評估出公司的內在價值。
 

當你把自己當成是公司的老闆,你會認定自己所買進的股票是一家企業的所有權,而不只是一張價格每天波動的紙張而已,很自然地你會關注在企業長期所能創造的經濟價值,而不會去在意每天市場價格的變動。
把「市場先生」當作是你的僕人
 

「市場先生」是葛拉漢發明的人物,用來說明市場的各種行為。葛拉漢說,股市就像是一名情緒不穩的生意夥伴名叫市場先生,他每天都會告訴你,他認為目前的企業值多少錢。市場先生經常會受到貪婪與恐懼的影響,當他覺得前景一片看好時,就會報價很高,相反地,當他非常悲觀時,就會報出極低的價格。

 

我們不該隨著「市場先生」的情緒起舞,相反的我們應該善用報價的波動,依據我們對企業價值的判斷,在價格劇跌時撿便宜,在價格過高時適當調節,其他時候則應該忽略市場先生的報價。只是因為股票正在上漲而跳進去買,大概是最笨的理由。
就像巴菲特常說的,把「市場先生」當成是服務你的僕人,而不是讓他牽著你的鼻子走。市場只是一個參考點,讓你看看是不是有人正在做蠢事。
 

嚴守四字箴言:「安全程度」
「安全程度」的概念實際上十分單純,就像在建造橋樑時,假設平常會通過橋樑的車輛總重是1000噸,那我們在設計橋樑時,就不會只設計一座剛好能負重1000噸的橋樑,而會建造出可承載2000、3000噸,甚至更重的橋樑,以確保安全無虞。當卡車的負重太重,我們也不能讓超重的車輛通過。
 

同樣的道理套用在資本管理上,就是我們知道企業價值一塊錢,必須堅持價格跌至五角以下才買進,運用價格與價值中間的緩衝空間來允許我們分析可能有錯誤、計算不精確、甚至運氣可能有不好的時候。
  

葛拉漢說過,如果要把他的策略濃縮成幾個字,那就是:「安全程度」。
 

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除了安全程度的重要核心概念之外,葛拉漢教導人們如何從市場的瘋狂情緒中抽離出來,並從人的不理性行為中獲利。他強調學習獨立思考,是破解群眾瘋狂的最好方法。
 

你必須自己實際去思考。有些人智商很高,卻不用頭腦去思考,只知道模仿,盲目地跟隨群眾。如果你是透過深思熟慮的研究、分析、判斷,最後獲得合乎邏輯的結論,千萬不要因為和別人的意見不同而退縮不敢前進。
「別人同意你的觀點,並不表示你的觀點就正確無誤,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你提出的事實正確以及推論正確,這樣才能保證你正確無誤。」葛拉漢如此說。
 
 

學習、吸收,並且進化
葛拉漢在評估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時,強調的是那些能夠被量化的因素:固定資產、股利…等,為了降低風險,他建議盡量分散,並購買便宜的股票。
 

事實上,企業評價分析並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除了一些比較容易計算的量化因素-包含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報表的財務數字,還有比較不容易評估的質化因素-管理者的經營能力、企業的競爭優勢…等。這些質化因素正是另一位投資大師費雪在檢視企業時所強調的重點,我們將會在下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費雪的思維邏輯。
 

從葛拉漢的教誨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價值導向思維的許多重要核心原則,但是就像巴菲特結合了葛拉漢量化分析策略與費雪的質化分析策略,最後進化形成自己的資本管理哲學一般,我們不能只侷限在量化分析的框架之下,我們必須透過自我學習、獨立思考,描繪出屬於自己的完整架構。
 

雖然巴菲特晚期已經不再完全依照葛拉漢的做法,但是他的恩師所教導的重要思考原則卻仍然是不變的。巴菲特在演講中就提到:「我認為有三個基本概念是構成智慧架構的基礎,這三個基本概念既不複雜,也不需要數學天賦或是任何才能。葛拉漢說你應該將股票當作企業的一小部份,將市場波動視為朋友而不是敵人,從市場的愚蠢行為中獲利,而不要參與其中。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最後一章,葛拉漢說投資最重要的幾個字是『安全程度』。我認為這些概念,即使到了一百年後,仍然是穩健投資的三個基石。」

非常潛力股

當巴菲特遇上費雪
文/黃鐘慶
 

曾經啟蒙巴菲特(Warren Buffett)哲學思考的導師中,費雪(Philip A. Fisher)的重要性絕對不下於大家熟悉的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巴菲特曾經評論:「我對費雪所提出的觀點印象深刻,若能運用費式技巧,將使我們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二位導師分別為巴菲特啟發了不同的思考,葛拉漢所揭櫫的原創理念基礎還是「量的思維」(quantitative),但費雪賦予企業價值更具「品質的內涵」(qualitative),企業經濟特質、經營階層的正直,皆成為評價企業的重要分析依據,從此,價值導向投資思維如同一幅偉大的畫布,上了永不褪色的水彩,「於對的價格,買進卓越企業」的理念更趨完整。
 

1928年費雪初踏進金融業後,不滿足於現況,在金融業雖然很清楚曉得每一樣東西的價格,但對價值卻一無所知,於是1931年決定離開金融圈,開始投資事業,成立費雪公司(Fisher & Company)。1958年彙集整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原則,完成《普通股與不普通獲利》(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的出版,至今仍然是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的投資課程經典教材,費雪在自序中說明動筆完成此書的動機,當時股票市場本質有欺騙投資人的特性,盲目追隨群眾或依據自己內心情緒反應做決策,將犯下難以挽回的慘痛後果,因此希望藉由此書告訴大眾,具有長期成長潛力企業的特質到底有哪些,並且必須長期持有,耐性等待才有最大獲利的機會。
 

集中投資管理的先驅者
至今,此書不少觀念仍深深影響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費雪曾說「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做決策時必須是自己明確了解且能力範圍內的事情,若僅因信奉分散投資(在當時是顯學)而將雞蛋放置到不對的籃子,那會犯下極大的錯誤。費雪不厭其煩,諄諄教誨:「分析師應該了解自己的能力極限,把身邊的羊兒照顧好。」所以就風險的定義,巴菲特就承襲於費雪:「風險來自於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費雪強調只要對一家企業充分瞭解,便能降低風險,因此過多的分散投資就像是步兵討論架幾支槍的譬喻:「架五支槍的穩定程度絕對不輸給五十支。」



  

找尋讓您夜夜安枕的好企業
費雪賦予企業價值「品質的內涵」,就像我們觀察一位學生好壞的標準不只是過去成績表現而已,還要深入研究學生的人格特質和潛能,才能判斷未來長期可能的前景。本書最精華的內容集中在費雪提出的十五要點以及1975年再版的『保守型投資人夜夜安枕』篇,費雪提出能讓人「睡得好」的篩選標準,主要圍繞著二項議題討論:企業經濟特質與經營階層。
 

企業經濟特質:獨占地位
費雪說:「卓越的生產能力、銷售行銷能力和研發實力可視為成功企業的三大支柱。」三者就像是人類的心、肺、消化道,都是人體正常運轉的重要器官,缺一不可。企業優異特質將表現在一些重要的量化成績單上,包含利潤率(Profit Margin)、成長率(growth)及市佔率(Market share)表現,但只有短期的優異表現還不夠,費雪提出有趣的譬喻,當一家企業有優異表現時,將被同業覬覦,猶如一罐沒有封口的蜂蜜,吸引一群飢餓的昆蟲競相前來爭食,所以優異企業要持續有高於同業的能力才是讓人能夜夜安枕的好投資。
 

通常一家公司要有獨占(Monopoly)的地位,才能免於競爭吞食,持續享有超越同業利潤率的能力,這種地位有可能是法律所賦予,或企業經由自己強大的生產、行銷、研發實力所築起的護城河,讓潛在競爭者沒有加入的誘因,知難而退。這個觀念也深深影響巴菲特,於1999年Fortune雜誌巴菲特曾道:「投資的關鍵不在於評估這個產業對社會有多大的影響,或是有多少成長性,而是決定在個別公司有多強的競爭優勢,而且更重要的這種優勢到底能維持多久。」或者1983年巴菲特在年報中舉喜事糖果(See’s)為例,喜事糖果的產品與員工帶給顧客無限的歡樂經驗,這種長期經營的商譽築起強大的護城河,使喜事糖果擁有極強的消費者特許權(consumer franchise),及長期持續超越同業的利潤能力。
 

費雪提醒我們以下幾個觀察企業特質的重點:
1、 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夠大幅成長?
2、 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效果?
3、 這家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行銷銷售能力?
4、 這家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或作了什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5、 這家公司獨特之處何在?可能比起同業有多突出?

 

經營階層是長期企業價值成長的核心
重視經營階層是費雪哲學的極大特色,蘋果(Apple Inc.)發展iPod產品策略絕非靠矽谷總部大樓蓋得多美輪美奐,建築物或廠房機器設備本身無法自行創造報酬,企業價值成長必須經由人類思考判斷,研發產品嶄新的功能,並決定最佳時機生產,如何在流程中極小化生產成本,接著在市場中透過強大的行銷組織,增加附加價值,因此一家公司的經營階層是企業價值成長的核心。費雪特別重視經營階層二件事情,是否有長期眼光?是否誠信正直?
 

如果企業為了滿足華爾街的胃口,削減行銷支出或其他有利於長期價值提升的支出,雖然短期盈餘亮眼,卻對長期價值成長不利,所以費雪提醒:「想要獲得最高利潤的投資人,應留意在盈餘上眼光放遠的公司。」這點影響巴菲特深遠,甚至讓巴菲特避開一場災難,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曾是美國二房,房利美(Fannie Mae)及房地美(Freddie Mac)的最大民股股東,巴菲特不滿當時的經營階層不斷擴大營運槓桿,只為了創造短期美化的季報盈餘來愉悅華爾街,2000年決定出清所有二房持股,當時房利美股價約80美元每股,雖然是華爾街熱捧的明星,但海潮退了,便知道誰在裸泳了。
 

另一件費雪認為投資的關鍵處,是企業經營階層的誠信正直(integrity),由於公司高層比股東更容易接觸公司資產,有太多方法能透過交易手段讓公司的資金進入私人口袋,或者以分紅的方式領取遠高於應得的報酬,這些行為都對股東有極大的傷害,因此費雪提醒:「我的投資對象限於經營階層對股東有強烈受託感和道德責任感的公司。不管其他我曾提過的標準得到多高的評價,如果經營階層對股東沒有強烈的受託感,令人深感懷疑的話,投資人絕不要認真考慮投資這樣一家公司。」巴菲特在年報中曾提出他觀察經營階層的標準,沒有亮麗履歷的迷思,也不必是什麼名校MBA畢業,如波仙珠寶(Borsheims)執行長蘇珊在 25年前是時薪4美元的店面業務員,她完全沒有商學背景,但她熱愛這個事業和同事,所以巴菲特於1994年任命蘇珊擔任執行長至今,巴菲特喜愛的經營階層必須有以下這些特質:具有腦袋、對事業充滿熱情,以及最重要的誠信正直(brains、passions and integrity),三者兼具的企業能讓巴菲特充分授權,不必費心指導一位已有四成打擊率的選手揮棒。
 

費雪提醒我們以下幾個觀察經營階層的重點:
1. 經營階層是否有充分授權,為培養接班的管理人才而努力?
2. 經營階層追逐短期近利或投資長期未來?
3. 經營階層碰到壞事件的反應如何?能不能坦承面對?
4. 經營階層的誠信正直態度是否無庸置疑?
 

結語
費雪哲學強調的觀念至今仍然歷久不衰,他鼓勵我們在少數值得做的事情中投入最多心力,例如深入了解一家企業遠比預測景氣趨勢還來得有效,費雪曾戲稱做短期股市預測猶如中古世紀的煉金術,顯然沒辦法做好的事情,卻有那麼多人沈溺其中,所以只要觀察和篩選過程做得很正確,費雪鼓勵投資必須要長期持有並擁有耐性。費雪哲學是一套完整的思考系統,提醒我們投資絕不是輕鬆、僥倖就能獲取我們所想要的,我推薦菲利浦•費雪給您,您看到的文字也是啟蒙巴菲特時看到的文字,並祝大家能找到屬於自己能力範圍且能夜夜安枕的好企業,最後以一段話做為結語,費雪說:「投資普通股要成功和人類其他大部分活動領域相同,必須努力工作、擁有健全的智慧、處事誠信正直。」
  

【本文作者小檔案】
黃鐘慶--嘉鼎資本研究部協理
投資名言:「永遠在對的價格買進對的企業」
Normal 0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學歷: 政治大學政治系
經歷: 聯合報系(聯合理財網)專欄作家、非凡商 業周刊作家
專長: 企業內在價值評價
證照:國家證券分析師、高業、投信(顧)、期貨業務員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