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亨

The Money Masters

精彩試閱

第一章
華倫‧包菲特(Warren Buffet)
分享企業的成果(A Share in a Business)

 

在基金管理大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去世後,他的衣缽傳人--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市的華倫‧包菲特,堪稱繼承他「投資人中的投資人」頭銜。包菲特在不到40歲時,就放棄約100位的客戶,改以集資方式成立包菲特夥伴基金(Buffet Partnership)。他不曾著書,然而他在投資業界中,卻享有極高的聲望。

 

假如你在包菲特夥伴基金於1956年成立之初,投入1萬美元,當該基金於1969年解散之時,你可以回收30萬美元。包菲特基金沒有一年虧損,即使是在1957年、1962年與1962年、1966年與1969年的大空頭市場也有獲利。這樣的成就,在基金管理方面是非常難得的。

 

就投資顧問或基金經理人的角度來看,包菲特夥伴基金的投資組合可能過度集中於少數幾種股票上--有些甚至還是未上市的。然而就一名以本身財產作為賭注,而且較為保守的投資專家來說,這樣的投資組合型式並不為過。

 

高明的投資人(如藝術品收藏家),應該專注於較為冷門,而且難以迅速脫手投資標的。他同時應該大量買進這一類標的,並且抱定決心及耐心長期持有。如果眼光正確,他所持有標的的價值全獲得肯定,使他能以高價脫手。包菲特目前大約只持有十幾種股票。他批評股市傳統的分散投資方式為「諾亞方舟法」。他認為各種股票都買一些,根本不是在建立投資組合,而是在辦動物園。

 

包菲特投資觀念的中心思想,是把企業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少數經營優良的企業,這些企業的股票在某個特定價位值得投資;另一部分則是許多經營不善,或是普普通通的企業,這類企業股票的股價大部分時間都超過其實際價值。然而,偶爾也會出現經營優良企業股票的股價低於其實際價值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就應大量買進,而不必顧慮當前成長趨緩的經濟環境,或是股市步入空頭的預測。到於經營不善或試營運情況普通的企業,投入這類股票還不如去買債券......

 

 

第二章

保羅‧蓋柏(Paul Cabot)
實在論者(Realist)

 

保羅‧蓋柏是波士頓法人機構業內公認的大哥大(雖然華爾街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不過波士頓仍是信託投資業內的聖殿)。

 

蓋柏位哈佛大學管理資產達17年之久。在這段期間,哈佛大學的資產成長了500%,由2億美元增加為10億美元。他同時也是國道經營暨研究公司(State Street Management and Research)的創辦人。該公司經營多種共同基金、資產與私人投資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國道投資公司(State Street Investment Company),這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共同基金之一,成立於1924年,至今已經歷半個世紀以上。假如你在國道投資公司成立之初,就買下該基金1000美元的股票,到1980年時,你所持有的股票連同股息總值將高達10萬美元。這樣的成就,沒有幾個基金經理人能與之比擬。

 

縱使沒有上述成就,蓋柏無疑也是波士頓商業界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年紀輕輕,就入選為摩根公司(J.P. Morgan & Company)的董事(摩根公司是美國最有勢力的金融公司之一)。在一次董事會上,其他董事發現蓋柏眼圈發黑,前額還有一道傷痕,有人為表示關切,便問蓋柏是不是因為騎馬獵狐而摔傷。

 

「老天,才不是呢!」蓋柏大笑回答,笑聲響徹會場。「難道你們這些傢伙從來沒有喝醉嗎?」在另外一次摩根公司的董事會上,蓋柏坐在促成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全面現代化的大功臣艾弗德‧史龍(Alfred P. Sloan)身邊。今天,有許多大企業都是根據史龍的生產管理分權化、財務控制集權化、以及公司盈虧為部門主管考核標準等管理觀念來經營管理的。

 

年輕的蓋柏在會議的空檔轉頭向身邊的史龍問:「情況怎麼樣?」

 

一本正經的史龍禮貌地對蓋柏詳述他為通用汽車公司所制定的研究發展政策,以及如別克、雪佛蘭等各部門的發展計劃。

 

「不是,不是,」蓋柏打斷史龍的回答。「我才不管這些呢!我只想知道,通用汽車公司是否真的賺錢?」

 

假如你問波士頓商業界人士,保羅‧蓋柏為人處事怎麼如此直接,有如粗魯的水手一般。他們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我也不知道,反正他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一九七二年是蓋柏最風光的時期之一。當時福特基金會的麥可喬治‧邦迪(McGeorge Bundy)正大肆鼓吹,美國大學應「活用」其資產從事投資......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詳見本書)

書籍基本資料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