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百科

強力陰陽線 (完整版)、點睛技術分析-心法篇、酒田戰法:圖解80招台股實證

精彩試閱

《強力陰陽線 (完整版)》

 

前言(三版)

 

我在21歲的時候踏進金融投資圈子,時機是再恰當不過了。1982年6月,我成立第一個辦公室,就在兩個月之後,股票市場展開長達18年的大多頭行情(顯然地,這段大行情是為了配合我的開業而發生的)。當時,我很年輕,而且無所不知—— 至少我自認為如此。可是,隔不了多久,我就發現自己不只不是無所不知,甚至還知道得很少。投資界是個很大的場所,而且沒有所謂的唯一正確做法。很多點子或策略都很棒,但沒有絕對完美的東西。

 

就21歲來說,我認為自己蠻老成的,但—— 很慶幸地—— 抱著這種看法的人並不多。很少人會排隊等候一個小鬼提供投資建議,這當然是好事,因為這讓我比較沒有機會造成傷害。

 

年輕有個好處,心胸比較開放,而且我很幸運能夠打從開始就自己創業,所以不需接受大型證券商的傳統訓練。沒有人會對我洗腦,沒有人說服我相信他們的做法是唯一正確的方法,所以我沒有很多偏見,可以聽取各方的意見,學習任何值得學習的東西。套句南方的諺語,「我還沒有選定自己的路。」

 

由於生逢史無前例的大多頭行情,1987年大崩盤是我經歷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黑色星期一的影響雖然很短暫,但在情緒上、心理上則是一大震撼,至於隨後發生的空頭市場,很快就變成那些主張買進-持有策略之投資家用以證明其見解「正確」的根據:任何修正都是買進機會,空頭市場沒能持續很久,股價很快就回升了。我成為這種想法的忠實信徒。

 

1990年開始的空頭市場,雖然類似1987年的情況—— 時間很短,股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回升了—— 但對我而言則全然不同,因為我當時已經有真正的客戶、管理真正的資金!人們問我有關投資組合風險管理的真正問題,而我對於這些問題則完全沒有答案。就在這種情況下,我的雷達螢幕上出現了技術分析。

 

1991年,唐.畢斯利(Don Beasley)和我成立了後來的PMEM公司,這是一家登記有案的投資顧問公司,運用技術分析方法管理資金。我們的目標是提供合理、穩定的投資報酬,避免如同買進-持有策略一樣發生劇烈波動的盈虧。

 

當時,技術分析並非「主流」,因為對於經紀商或投資顧問公司來說,買進-持有策略要簡單多,但自從最近這波空頭市場以來,投資人終於開始注意技術分析了。

 

 

《點睛技術分析:心法篇》

 

引言
歸納法與演繹法

 

談到股票的技術分析,一般投資人腦海中一定立刻浮現出股價的K線圖,以及一大堆複雜的技術指標。至於談到技術分析的應用時,多數人一定會聯想到,某一指標在高點時就是賣出訊號,低點時就是買進訊號等等。這是一般人對技術分析的刻板印象,而這種刻板印象,嚴格說來,全部是因為採用了歸納分析法的結果。

 

歸納法

 

大多數投資人所使用的技術分析方法都是歸納法。其實歸納法的判斷原則很簡單,如果我們在使用某一觀念或某一技術指標時,需要一併參考以前的此一觀念或此一指標值的大小,則毋庸置疑必然是使用歸納法。例如許多投資人習慣使用隨機指標KD來判斷買賣點,如果現在的KD值是在80以上,您一定會去看前一個KD值在80以上時,股價是否也是波段高點。這種研判方式就是歸納法。

 

由於以歸納法的觀念使用技術指標時,要參酌以前的經驗,因此有時會產生「無以前經驗可以依循」的情況,因而「跌破專家眼鏡」。例如電子股在民國86年時的股價表現奇佳,連續多日□漲的情況經常出現,而之前的電子股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情形,因而頻頻跌破專家眼鏡,就是最好的例子。

 

任何學問的研究,如果必須要參考到以前的經驗,那就一定要用到統計學。必須計算事件出現的次數,以及事件出現狀況的形態,諸如其平均數及標準差等等,也就是其機率分配狀況。舉例來說,當有人告訴您,某支股票的KD值已經大於80,已經不會漲了,應該要賣出。但只提供這樣的資訊是遠遠不夠的,他應該還要告訴您該股會繼續上漲的機率,假如還有15%的上漲可能性,那還可以再跟它賭賭看,但假如只有1%的上漲機率,那最好儘早殺出持股。

 

針對大多數投資人,在以技術指標研判買賣訊號時,卻未能深入以統計機率理論去探究其漲跌機率的缺憾,本書特別在第33章,介紹有關技術指標漲跌機率理論的建構方法,學會了這個方法之後,您就可以對每一項技術指標,建立其漲跌機率的計算準則了。

 

演繹法

 

相對於經驗法則的歸納法,以先驗法則建立基本的前提假設,再經由合理推論的過程,最後得到推理的結果,這種程序即為演繹法。只要是在前提假設所設定的範圍內,而且推論過程也合乎邏輯,那應用演繹法的結果必然是「不論古今中外,放諸四海皆準」,而不會有跌破專家眼鏡的情形發生。

 

在目前的中外書籍當中,似乎還很少有從演繹法的角度所推衍出來的理論。在本書的第1至4章中,作者由巿價與成本觀念所建立起的「移動平均線架構理論」,以及借用經濟學供需法則所建立的「量價關係」,都是使用演繹法則的最好說明。讀者們只要徹底瞭解上述兩大理論的推論過程,即可完全理解演繹法則的意義,甚至由此為基礎,而創造出屬於您自己的全新股巿分析法則。

 

 

《酒田戰法:圖解80招台股實證》

 

自序

 

股價型態辨識學是一門預測股價走勢的學問,屬於股價技術分析的一環。讀者們對於像酒田戰法或是頭肩頂、頭肩底、W底、M頭......等等這些名詞,應該都耳熟能詳。目前,探討股價型態的書籍不少,但內容大多千篇一律,都是先敘述某一股價型態的特徵,然後再配上一張精挑細選的K線圖,用來證明當這種型態出現後,股價果然會漲或會跌。但實際上後巿的發展,卻經常與書上的說法南轅北轍。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現象,是因為書中的圖形只是所有可能性當中的一個例子而已,它缺乏對該型態的全面統計分析,因而無法瞭解該型態實際的漲跌機率分佈狀況。

 

若想要對某一股價型態進行全面的統計分析,就必須要有一個可以進行分析的電腦程式。這個程式的演算法對於股價型態的辨識能力不能太差,否則統計分析結果就無法被信賴。筆者自民國95年起,曾擔任嘉實資訊的研究部副總經理七年有餘。目前嘉實資訊的旗艦產品「XQ全球贏家系統」中的「型態辨識」功能,就是筆者在任內負責研發的成果。本書中所有統計圖表使用的型態辨識方法,與XQ系統完全一樣,讀者若對此有興趣,想進一步探討,可逕洽嘉實資訊公司。

 

筆者發展型態辨識演算程式的過程,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首先對某一特定股票,選取其自身某一段期間的K棒組合型態,尋找出該型態出現的次數。第二階段則選擇特定型態,尋找當前(或特定)日期在全部個股中出現的次數。第三階段為選擇任意股價型態,在全部個股的全部期間內,尋找該型態的出現次數。而本書所呈現的內容,就是第三階段的統計分析結果。

書籍基本資料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