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大師談程式密碼

精彩試閱

第一章 為何需要技術指標


如果金融投資的世界少了技術指標,你猜將會是一個怎樣的風貌?只不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是否也必須了解什麼是技術指標,同時也必須明白它對於我們的投資決策,有著什麼樣的影響與關聯。然而,我必須真誠的呼籲:投資的決策中,技術分析只是其中的一項,而且不會是唯一且最重要的一項。只是在台灣的投資者,因為長期較忽略其他的要素,而養成以技術分析來看待一切投資的習性。這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比重的問題,技術分析本身沒有錯,錯在使用者過度強調它而已。一個適當的投資決策,應當是包含了:基本分析、心理分析以及技術分析。


一、基本分析


基本方析的目的是從經濟景氣、商業活動、消費活力以及國際政經等相關的變化中,分析歸納出一個可能的景氣波動模式(成長→繁榮→衰退→蕭條→復甦)。然後,再從這些的波動中了解其相關的特徵,並從這些特徵中尋找一些對策或是任何可以投資獲利的機會。比如說在景氣的復甦期中,基礎公共建設類股:如營造、鋼鐵、工業用金屬:鎳、錫、銅..等,會有較大的需求而推升相關原物料及類股價格。而這些的原料又大都是需要船舶來運輸,因此運輸船運股會比較受到重視。


雖然文字說起來容易,但重點是要持續長期的追蹤各個產業以及國內、外的經濟數據與政策動向,就必須耗費非常多的時間來收集。除此之外,投資者本身還必須相當熟悉經濟分析的方法,才能對於這些數據得到一些可供運用的結論。


舉例來說:在景氣繁榮期因為消費市場活絡,使得物價持續的高升造成通貨膨脹。而在政府的立場,為了對抗通貨膨脹所帶來的生活痛苦,首要工作就是調高短期利率,抑制資金流動。而這樣的結果,會造成企業經營的借貸成本上揚,進而降低企業的資本支出與產業活動。於是整體的經濟活力,就會相對地的減緩。而當減緩的速度過快而變成衰退時就稱為硬著陸;相對只是暫時的緩和通膨的速度,讓景氣暫時的降溫時就稱為軟著陸。此時,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當為硬著陸時,經濟的衰退明顯將不利長期投資,因此必須先行拋售手中的持股。而當是軟著陸時,因為預期未來仍是會有經濟成長的動能,因此可以持續加碼作多個股。上面的評論看起來簡單,但問題是我們對於景氣的狀態是否確定,或是我們對於策略的訂定是否合適與正確呢?因為,這不是說唸過經濟學就可以很清楚的獲得結論。


正是因為基本分析的困難度比較高,必須有相當的經濟學底子,以及長期研究分析的經驗之後,才比較能夠獲得一些明確的結論與提出對應的投資策略。另一方面是必須長期收集相關的資料與經濟數據,這是最耗時與精神的工作。是以,讓許多的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因為無力負擔這個工作而選擇了忽略或是根本的否定。因為基本面的分析或是說它的影響是長期的,不會在一夕之間巨變。因此對於慣於短線操作的台灣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不必要的工作。但有一個觀念投資者必須要認清,請問你在任何一次的技術指標出現訊號時,你如何來決定你的資金比例?


舉例來說:當週KD出現低檔(指標值在20以下)的黃金交叉時,你要買進幾成的資金呢?相信在目前所有的技術指標中,還未能夠提供如此答案。而答案必須在基本方析中來尋找,因為當我們正確且清楚目前的景氣波動階段時,我們就會清楚該運用多少%的資金來進行投資。如在經濟的成長期,我們敢用超過八成以上的資金,理由是對於未來的景氣仍是相當的樂觀;而在景氣的衰退期時要保留現金減少投資標的,因為對於景氣仍是非常的悲觀。只是我們如何確定現在的景氣狀態,是處於那一個階段呢?光是這個一問題,就必須出一本專刊來討論才行。這也就莫怪台灣的投資者,不善於討論基本分析。但對於企圖學習巴菲特投資法的人,這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課題。


二、心理分析


緊接著我們來看心理分析,我們要分析的是誰的心理,是你還是我還是整體的投資市場。在投資市場中時常出現所謂反市場心理操作的話題,不知你是否經驗過: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在市場悲觀時找買點;在市場樂觀時找賣點、是預期的支撐那就不該來測試;是預期的壓力那就不該來測試、不要追高殺低….等。你可有曾探討過,是誰造成這樣的結論或說結果。答案是你也是我,因為市場就是你與我所共同形成的。那所謂的心理分析,其實不就是在分析你我而已。那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說,你是否夠了解你自己呢?


相信許多人都會說,我想我是了解的!但不幸的是,在這個繁華的世界中,不到1%的人是全面地認清自己的。而一般的人,大概只了解自己不到30%。所以,在這個社會中才會有許多的算命解字與看姓名的大師在活躍著。因為,如果我們夠認識自我,就不會如此地向外求助。但要認清自己,必須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而要有反省能力必須能夠認錯。而認錯會是一個艱鉅的任務,這牽涉到面子、還有自信心的問題。要一個人認錯是困難的,而要一個人驕傲卻是非常容易。


我們善於檢討別人,而不是檢討自己。同時,我們大都相信自己的判斷,而懷疑別人的企圖。其實當我們投資失敗時,我們都還會檢討一下自己為何判斷錯誤。但當我們投資獲利時,事實上也是應該檢討的,因為我們有時並不是判斷正確,而可能只是我們運氣好。結果在下一次運用同一種判斷時,萬一錯了就會找不到正確答案。因此錯的時候要檢討,而對的時候也要檢討。另外,我們還有一種特徵:那就是當我們投資順利的時候,我們都把一切的光環放在自己的頭上;當我們投資失利時會尋找周遭一切的代罪羔羊。其實這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行為,更深層的說是一種不認錯的表現,因為我是不應該犯錯的。這一次只是運氣不好,而且應該是別人害我的。而投資者,可以這樣的一直推拖下去,直到賠光所有的財富為止。


許多人在談論心理分析時,都只著重在反市場心理。但我以為,如果你不先了解正面的市場心理,就直接跳入所謂的反市場心理,你如何確定你的判斷會是正確的呢?什麼叫作市場心理?是一種集體心理,還是一種個人心理所集合而成的行為?如何觀察?正面與反向的標準在那裏?什麼叫作正常?什麼叫作異常?又標準在那裏?如果投資人可以回答以上所有的問題,那就可以跳過這個小節。而要研究這個主題,其實首先必須探究的是:我們投資的目的或是動機在那裏,答案很簡單只有一個字:錢。


為了賺錢,我們會作出什麼樣的行為?你也許覺得有一點觸犯個人的隱私,然而這才是真正的面對問題,而不是製造另一個問題。其實這跟你在生活上的各種反應,沒有什麼樣的差別只是誘發的因素不盡相同而已,喜、怒、哀、樂,這四種樣樣俱全。當你進場買進之後行情馬上漲,此時你就會喜形於色、當你賣出之後行情卻又繼續漲,你會開始不高興;當你買進之後行情瞬間逆轉打到跌停時,你會非常悲傷;而當你隔天開盤跳空莫名漲停時你會快樂地請別人吃飯喝飲料。這樣的分析都不困難,困難的是當你在情境中時,由誰來告訴你真像。


由基本的四種反應長期經驗下來之後,會產生以下的行為:恐懼、緊張、猶豫與逃避。首先恐懼從何而來,那就是輸怕了,關鍵是自信心不見了。但投資者卻沒有去探討為何持續賠錢,而只在擔心這一次是不是又會輸錢。因為怕輸,所以隨時都會很緊張,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按奈不住跟著行情起起伏伏。緊張過度就會產生猶豫,到底這裏能不能買,還是能不能賣?即使跟隨名師或是名嘴,還是不斷地懷疑:真的嗎?最後大都在行情已經噴出之後,因為受不了才會進場作多或是作空。結果剛好遇到行情出現逢高獲利了結賣壓而拉回,此時卻出現逃避或是不理會的現象,因為老師告訴我是可以買的。但他卻忘了,那是一個星期前的事了。最後的結果,有很高的機會又是認賠收場。


心理分析就只有這樣嗎?當然不是,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描述。就如同基本面分析一樣,有著許多不同的變化與轉折,因為不是說:人心不古、變化無常!正由於人心太難掌握,所以直接討論反市場心理,又有幾成的勝算呢?只是有許多特徵,還真的能幫我們賺到一些錢,所以才仍是市場中的一種顯學。其中最明顯的現象就是擦鞋童現象:當平時未曾作過投資的人突然出現來買進的時後,大概都是頭部已現的特徵了。如1929的全球經濟大恐慌、1987年的全球股市崩盤、2000年的股市泡沫…等,都是典型的案例。而特徵是什麼:那就是全面性的看多,有多全面呢?從一般市井小民、媒體、專業投資機構、最後到政治人物都來說投資買進時,這就是最後的訊號了。


如同基本分析一樣,心理分析也是需要一本專刊來討論。而且閱讀的人,最好是有一些交易經驗之後,才能箇中體會就中的精髓。因為沒有過失敗經驗的人,要跟他談論心理是一個困難的工作。這是專屬失敗的人所必須探討的心路歷程,但說來戲謔的是,所有投資書籍只有討論成功沒人討論失敗,但市場卻只有百分之二十不到是會賺錢的。

書籍基本資料

  • 分類:程式交易
  • 作者: 吳子靖
  • 譯者:
  • 出版社: 寰宇出版
  • 出版日期:2012-10-25
  • ISBN:9789866320484
  • 商城書號:F336
  • 規格:272頁/390公克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