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成為華爾街計量金融家

How I Became a Quant

精彩試閱

導論


首先,所謂的計量玩家(quant),讓我們給個定義。著名的計量玩家馬克.喬西(Mark Joshi)建議採用下列定義:
計量玩家設計與執行數學模型,藉以訂定衍生性產品的價格,評估其風險,預測其市場走勢。

 

這個定義中的某些名詞,本身可能也需要有定義。數學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個公式、方程式、一組方程式或電腦運算方法,試圖解釋某種關係。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 = mc2就是一種說明能量與質量之間關係的數學模型。

 

計量玩家考慮的模型,基本上是說明金融產品之間的關係。這方面最著名者,或許是布萊克-休斯(Blace-Scholes)選擇權訂價模型,這個公式說明兩種金融交易工具之間的關係。布萊克-休斯模型的發展(1969年到1973年之間),經常被認定為華爾街計量革命創始的諸多因素之一,但這是過於簡化的說法---------------------------。

 

這些專業人士來自何處呢?對於華爾街來說,學術界是未來計量玩家的培養溫床,更明確來說,是那些物理學、數學、工程學,以及金融與經濟學(佔少數)研究院的畢業生。絕大部分都擁有博士學位,但不必然如此。最近,關於計量玩家的培養,另有一種趨勢,就是針對這方面需要安排的課程,譬如說:計量金融學、金融工程學、運算金融學與數理金融學。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休斯與莫頓(布萊克當時已經過世,諾貝爾獎從來不頒發給已經過世的人),提到:「他們的方法…創造很多新類型的交易工具,有助於社會更有效管理風險。」

 

這種新的思考方式一旦被普遍接受之後,透過某種新方法讓人們得以修改其暴露風險或分攤其風險,其中可供發揮的空間,幾乎只受限於想像力。當然,提供這些風險轉移工具給市場參與者的華爾街業者,也將受益匪淺。整個流程所欠缺的要素,實際上只有一項。

 

為了滿足這種透過金融交易工具而無限控制風險之能力的美夢,真正欠缺的要素,是創造適當數學模型的智識人力資源。如同佩里.梅林(Perry Mehring)所說的:
最初,一小撮轉行進入新成立之金融學術領域的物理學家、數學家與電腦科學家…因為華爾街某些大型投資機構,急需一些計量技術人才來支援其精密的投資作業,而被吸引。

 

這一小撮提供人力資源的人,就是計量玩家。本書即將記載著他們的故事。

 

第 5 章 萊絲麗.拉爾 (Leslie Rahl,資本市場風險顧問公司總裁)

 

我如何變成一位計量專家?


所以,我是如何變成一位計量專家的?我不確定一個人是否能夠「變成」計量專家,我認為自己「天生」就是計量玩家。對於計量玩家來說,當他們看到數學公式時,不會變得眼神呆滯。對於他們來說,數字代表的意義就跟文字一樣,而且非常有邏輯觀念(關於這點,我的丈夫不太同意,他有另外的看法)。計量玩家不同於「書呆子」(nerd)。書呆子都穿著白色運動襪,而且口袋要有保護襯底,避免筆的墨水漏出。我以身為計量專家自傲,這不只有助於解決數量問題,也同樣能夠幫助我分析非數量性的問題。

 

第 6 章 湯瑪斯.威爾森 (Thomas C. Wilson,ING集團首席保險風險師)

 

我覺得很榮幸有機會與這個產業內最頂尖的金融工程師們一起被納入本書中,但我必須承認我最初有些猶豫,覺得很「假」。

 

我不太確定自己是否稱得上是計量玩家。當我在加州柏克萊大學就讀商學院時,只上過最起碼必要的數學課與統計課,以至於當我進入史丹佛大學研讀博士學位時,必須加緊補修很多數學課。老實說,我從來不覺得數學證明有任何美感可言,一點也不符合直覺,甚至連起碼的啟發意義都沒有,通常反而是一種令人稍感痛苦的演練。雖然我很不願意公開承認,但每當我聽到「平賭程序」(Martingale)這個名詞,總會想起星期天早晨啾啾叫的小鳥而不是統計理論。

 

然而,非常矛盾地,我發覺自己現在很榮幸地被冠上計量專家的封號。當然,這可能是因為我過去在計量領域內缺乏訓練。贏得這個封號,使我不禁質疑自己在整個風險管理生涯上,為何會顯然經常使用數學金融與統計學的理由。計量方法究竟扮演主要或輔助的角色呢?如果扮演輔助角色,那麼主角又是什麼?

 

第 8 章 彼得.卡爾 (Peter Carr,彭博集團計量金融研究主管)

 

---------這些年來,就如同我認識的許多計量玩家一樣,事業有高潮、有低潮。讓我繼續留在這個領域裡的動力,就是我的熱忱。我必須感謝這個領域的一些重量級玩家,例如:羅伯.莫頓(Robert C. Merton)與史蒂芬.羅斯(Stephen A. Ross),他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架構,可供我們解決問題。雖然很多學術界人士不以為然,但我認為數理金融學的發展還處於嬰兒期,樹上還掛著許多伸手可得的果實。如果各位想要成為計量玩家,最好將此視為值得投入熱情的事業,而不是一個工作。錢財只是附帶的,來來去去。好點子絕對不會消失,如果你夠幸運的話,在我們離開之前,或許可以留下一些好點子。

 

第 18章 馬克.克里茲曼(Mark Kritzman,溫罕資本管理,總裁&執行長)

 

------我的計量生涯可以套用伍迪.艾倫所說的一句話,「生命的90%是自然展現的。」我之所以成為計量專家,並不是精心設計的結果。最初,我偶然碰到的一些狀況,很自然地驅使我採用計量辦法。這些經驗促使我對於計量方法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我在這方面的技巧也變得更熟練。隨著計量技巧的增長,自然會碰到更多的運用機會,也認識更多喜愛計量方法的同業人士。-----

 

我如何發展計量技巧


關於我如何發展計量技巧的問題,我相信有三段經驗是最重要的催化劑。第一,我曾經任職於深具影響力的大型機構,尤其是AT&T,讓我有機會認識一些業內最頂尖的計量專家,甚至與他們結交為好朋友。我對於投資組合理論與資產訂價的知識,很多都是來自於討論大會或其他聚會的一對一交談,或是參與、觀察專家們的談話,例如:比爾.夏普(Bill Sharpe)、哈利.馬可維茲、鮑伯.莫頓、史帝夫.羅斯、傑克.崔納、費雪.布萊克…等。如果沒有服務於這些機構,我可能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人。


第二個催化劑是來自於我身為企業家的經歷。在自行創業的初期,由於缺乏資金購買各種計量方面的軟體,也沒有錢可以聘用顧問,所以被迫自己動手。顯然地,瞭解計量技巧的概念是一回事,實際運用又是另一回事。


第三個催化劑則是擔任《金融分析師雜誌》(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的特約編輯。-------

書籍基本資料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