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市場真相:《金融怪傑》系列作者大膽戳破55個投資謊言,赤裸剖析市場本質與獲利門道

Market Sense and Nonsense : How the Markets Really Work (and How They Don’t)

精彩試閱

前言

  多年前,我曾在華爾街一間券商擔任研究部主管,我的工作之一就是評估商品交易顧問(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 CTA)這種基金。1 監管機構要求商品交易顧問基金揭露一份統計資料,是已註銷的客戶帳戶中獲利帳戶的比例。我很驚訝的發現,我所看到的所有帳戶在註銷時都呈現虧損,就連那些當大盤績效為負的那幾年根本沒有投資的帳戶也一樣!這顯示,投資人非常不擅於選擇進出市場的時機點,所以大部分的人都虧損,就連選擇市場常勝軍CTA的人也一樣!投資人不擅於選擇時機所顯示的是,他們在投資標的績效很好的時候決定投資,並且在績效差的時候賣出。雖然這樣的投資決策看起來好像很正常,甚至是人類的直覺,但基本上卻是錯的。

  投資人絕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大多數投資人的直覺會讓他們做出錯誤的決定,而且他們總是一再犯這樣的錯。華特.凱利(Walt Kelly)的著名動畫片《波哥》(Pogo)裡,有一句名言很適合當作投資人必知的箴言:「我們已經見過敵人了,那就是我們自己。」

  投資失誤並不是只發生在新手投資人身上,專業投資人也會一再犯同樣的錯誤。一個常見的錯誤就是,根據不充分的資料或與事實無關的資料推斷結論,而且這樣的錯誤會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出現。2000年代初期的房產業泡沫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造成這個泡沫的主因之一,就是用數學模型來為複雜的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定價。問題在於,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料來建構模型。

  當時,這種貸款的借款人不需提供自備款、工作、收入或者資產證明,就可以取得房屋抵押貸款。因為以前沒有發生過這麼低品質的抵押貸款,所以不會有相關的過往資料可供參考。複雜的數學模型都是根據與現況不符的舊資料所做出的推論,因此導致災難性的失敗。2雖然沒有相關的資料,人們仍使用這些模型來解釋,為何將充滿風險的次貸連結債務證券化給予高評等。結果,導致投資人損失超過一兆美元。

  根據不充分或者不適當的資料得出結論,這在投資界屢見不鮮。建立投資組合的數學模型就是一個例子。投資組合最佳化模型使用資產過往的報酬率、波動性和相關性,來建立最佳的投資組合,也就是選定的資產組合能創造在特定波動性下的最高報酬率。但這麼做,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過往的績效、波動性以及各資產間的相關性,是否能代表未來的情況——通常不會。而且,即使這些數學模型所推導致的結果完全符合過去的情況,但是對未來卻完全不管用,甚至會誤導。然而,對投資人來說,未來才重要。

  投資的市場模型和理論都是為了數學上計算方便,而非以實際證據為根據。投資界的所有理論都是奠基於市場價格是常態分布的假設。這個假設對證券分析師來說很好用,因為以精確的機率為基礎的假設才能成立。每隔幾年,全球市場上會經歷一次被稱為「千年一見」甚至「百萬年一見」(或是更久)的價格波動;這些事件的機率又是從哪裡來的?這些機率是在價格常態分布的假設下,出現價格大幅波動的機率。這些極為罕見事件,卻在短短幾年內全部發生了。令人不禁思考,這樣的數學模型到底符不符合現實世界的市場。可惜大部分的學術和金融機構都沒有得出結論。對他們來說,數學計算的方便性比現實情況來得更重要。

  事實就是,如果要在現實世界中使用這些投資模型的話,許多人使用的模型和抱持的假設會是錯的。此外,投資人帶著自己的偏誤和毫無根據的信念,會引導他們得出錯誤的結論和有缺陷的投資決策。在本書中,我們將質疑那些應用於投資過程中各層面的傳統觀點,包括資產選擇、風險管理、績效評估與投資組合配置。我們用事實來檢驗,就會發現人們所接受的投資真相,其實是沒有根據的假設。

  注1商品交易顧問(CTA)是監管機構對於在期貨市場交易的基金經理人的官方稱呼。詳見第3章注釋。

  注2 雖然最被廣泛用來為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定價的模型,使用的是信貸違約交換合約(credit default swaps, CDS),而非使用違約率來衡量違約風險,但是信貸違約交換合約的價格計算也深受過往違約率的影響,這些過往違約率都是用不包含現況的歷史資料計算所得出的。

書籍基本資料

加購商品

本月主打星

更多訊息

加入追蹤

放入購物車